首頁 自然散文經典套裝(全5冊)

第40章 惆悵的結論

字體:16+-

縱觀曆史長河,

我們可以清楚知道,

征服者最終都敗在了自己手上,

原因何在?因為擔當這個角色的人,

通常會認為自己無所不知,

可以判定群體中的價值存在,

以為了解群體運作的方式。

然而事實證明,

他在這些方麵一無所知。

這種自以為是的態度決定了他失敗的命運。

土地倫理

特洛伊戰爭結束後,神一樣的奧德修斯重返家園。他用繩索將家中的十二名女奴全部吊死,因為他懷疑在他外出征戰期間,她們有越軌行為。

在那時,這個行為沒有任何的不妥。那些女奴是他的財產,他擁有任意的處置權,與對錯絲毫無關。

其實在奧德修斯的時代,希臘並非沒有對錯觀念。看看奧德修斯的黑色軍艦在酒紅色的大海中乘風破浪終於重返家園之前,他妻子所堅守的忠貞,你就明白了。在當時,倫理觀念對於妻子提出了要求,但並未涉及奴隸。此後的三千年間,倫理道德標準不斷擴展,涵蓋了許多範疇。與之對應的是,以自身利益為判斷標準的行為就逐漸減少了。

倫理規範的演變次序

實際上,到目前為止,隻有哲學家研究過倫理道德的擴張是生態進化的一個過程。不僅是哲學的角度,從生物學的角度,我們也能描述這個過程的演變。從生態學角度看,倫理規範是對為了生存而奮鬥的行為的製約;從哲學角度看,倫理規範是社會行為和反社會行為之間的界限。這如同一個硬幣的兩麵,都是從相互依賴的人體或團體的合作模式中發展出來的。這種模式被生態學家定義為“共生”;政治與經濟就是一對高級的共生體。在這對共生體中,具有倫理內涵的合作機製取代了一些原本可以自由參加的競爭。

隨著人口的快速增長和工具的不斷改進,合作機製逐漸走向複雜化。在乳齒象時代,為木棍和石頭的反社會性作用下定義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然而到了汽車時代,為子彈和廣告牌做這種定義則極為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