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自立:梁啟超論人生

第21章 不離事務作學問

字體:16+-

陸子常說:“他的學問,全從人情事變上作工夫。”又說:“他二十幾歲時,他那大家族的麻煩帳務,經著他經管了一年,這一年是他畢生學問成就最重要的關鍵。陽明先生呢,他在江西講學,一日某縣吏往聽,覺得很好,便說:“我們鎮日兵刑錢穀,不暇學問。”陽明聽著,便指示他說:“誰叫你離開事務作學問”?從這一點,就可以想到陽明做學問的方法了。他是主張“知行合一”的人,他以為“致良知”就是把良知推致到事事物物之上,良知離了事物,便是空虛的。所以研究學問,須將良知與事物打成一片才好。陽明很後悔——在龍場失了許多機會,晚年到江西,在軍事旁午的時候,就是他學問進步最猛烈的時候,他遇著事情棘手的時候,困難自困難,嘔氣自嘔氣,他總是研究為什麽困難?為什麽嘔氣?抱著“廓然大公,物來順應”的態度。這樣作學問,所以能不勞苦,不費力,就會得著一種內聖外王偉大的學問。如一定要閉門靜坐,說我如何存養?如何慎獨?那麽,反不能鞭辟入裏,清切有味。而且不懂得趣味的人,閉起門來作學問;一旦出而應物,稍遇困難,便形頹喪,他的學問事業,一定不會永遠繼續下去的。惟能像陸王派的學問家,把客觀的事實,都當作趣味資料,優遊涵泳,怡然自得,保全自己的生活元氣,庶可以老而彌健,自強不息呢!

《學問的趣味與趣味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