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過了整整一天,在馬謖逃出牢籠的第二天下午,他走到了穀山的山腹之中,找到了一條已經廢棄很久的山道。
這條山道是在兩個山包之間開鑿的,寬不過兩丈多,剛能容一騎通過。因為廢棄已久,黑黃色的土質路麵凹凸不平,雜草叢生,原本用作護路的石子散亂地擱在路基兩側,快要被兩側茂盛的樹林所遮蔽。
馬謖沿著這條路走了約兩三裏,翻過一個上坡,轉進了一片山坳之中。就在他差不多感覺自己到達極限的時候,他注意到在遠處樹林蔭翳之下,有一間似乎是小廟的建築。
“會不會有人在那裏居住?”
馬謖首先想到的是這個問題,他謹慎地躲進樹林,仔細觀察了一會兒,覺得沒什麽人居住的痕跡,於是就湊了過去。當他來到這小廟的前麵時,看到了廟門口寫著兩個字:“義舍”。
十幾年前,當時漢中的統治者是張魯。這個人不僅是漢中地區的政治首腦,而且還是當地的宗教領袖。他以“五鬥米教”來宣化當地人民。作為傳教的手段之一,張魯在漢中各地的道路兩旁設置了“義舍”,裏麵備辦著義肉義米,過路人可以按照自己的飯量隨意取用,無人看守。如果有人過於貪婪,鬼神就會使其生病。
這是一種公共福利設施,而馬謖現在看到的這一個,顯然就是屬於張魯時代的遺跡。
馬謖走進去的時候,他驚奇地發現這間義舍裏居然還有殘留的糧食。當然,肉與酒已經徹底無法食用了,但是儲存的高粱與黃米還保存完好,另外柴火、引火物、蠟燭、鹽巴與幹辣椒也一應俱全,甚至還有幾件舊衣服。大概因為這條道路被人遺忘的關係吧,這些東西在曆經了十幾年後仍舊原封不動,隻是上麵積了厚厚的塵土。舍後有一條溝渠,裏麵滿是腐爛枯葉,不過清理幹淨的話,應該會有活水重新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