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代名畫記》曾有記載,張僧繇於金陵安樂寺繪四白龍而不點眼睛,“每雲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雲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睛者見在。”
指示命運節點的點睛筆,在這最關鍵的時刻,居然自行跳了出來。
與十九巨大的如椽筆不同,點睛筆極為纖細,筆頭那一縷金黃色的毫尖高高翹起,如同一根指南針的針尖,遙遙指向退筆塚。
羅中夏和十九保持著倒地的姿勢,一上一下,一時間都驚愕不已,兩個人目不轉睛地望著那支點睛筆靈。原本浮在半空的青蓮光芒越發暗淡,仿佛被點睛喧賓奪主,重新壓製回羅中夏的身體。一人不能容二筆,點睛既出,青蓮就不得不隱了。
此時那團氣勢洶洶的黑氣已經從最初的遮天蔽日收斂成了一片低沉的墨雲,黑壓壓地籠罩在這一片塔林方寸之地,凝化成模糊的人形,蛇一樣的下半身以半毀的退筆塚為基張牙舞爪,怨氣衝天。退筆塚內的黑土逐漸顯出淡色,像是退潮一樣,被這股強大的力量一層層吸走了蓄積的墨跡,於是黑氣越發濃鬱起來。
十九這時候才注意到自己和羅中夏的曖昧姿勢,她又驚又怒,在他身下拚命掙紮。羅中夏大窘,試圖鬆開胳膊,環住十九身軀的雙手卻被她壓在了身下。他想動一動身子,讓兩個人都側過來,才好鬆手。十九卻誤以為他欲行不軌,羞憤之下一個耳光扇了過去,聲音清脆。羅中夏吃了這一記,心中一怒,順勢一滾,兩個人一下子分開,坐在草地上望著對方喘息不已。
羅中夏摸摸身上的刀傷,不明白自己剛才為什麽要救這個要殺自己的女人,他記得當時似乎胸中升起一股動力,促使自己不由自主撲了過去,難道這與點睛筆有關?
“我也不指望那女人報恩,好歹也別無緣無故追殺我了吧。”他一邊這麽想,一邊朝旁邊瞥了一眼,發現十九沒理會他,也不去撿掉在地上的柳葉刀,而是仰起頭,癡癡地望著那管點睛筆。剛才可怕的表情變成悲戚神色,眼神裏滿是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