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多爾袞在戰場上謊報軍功,吳拜隱而不報,並沒有讓皇太極對多爾袞放鬆警惕。這次多爾袞到前線接任,皇太極就派出親信隨其一起到錦州清軍大營,把多爾袞的一舉一動,全部記錄在案。
皇太極得知多爾袞擅自撤兵30裏、私遣將士回家、導致明軍把糧草運進錦州城內的消息後,勃然大怒。
皇太極曾經多次對多爾袞強調過,包圍錦州城,一定要由遠及近,逐漸縮小包圍圈,最後直逼城下,給祖大壽足夠的震懾力。在裏無糧草、外無救兵的情況下,迫使絕望中的祖大壽,像大淩河城戰役那樣,無條件地獻城投降。
多爾袞不但把皇太極的指示當作耳旁風,還帶頭違抗軍令,讓皇太極肝火炙烈。在這種情況下,無論他如何欣賞、信任多爾袞,多爾袞對他多麽重要,他也無法做到壓下不究。因為多爾袞的行為,已經觸及了皇太極為臣子構架的高壓線。
皇太極決定把多爾袞樹為反麵典型,拿他身邊最大的紅人開刀,在清軍中發動一次“整風運動”,徹底整治一下清政府裏居功自傲、不把領導垂訓當回事兒的那群人。
此刻,駐兵換防時間到了。皇太極便命甲喇章京車爾布等人到錦州傳達他的最高指示,要求多爾袞與其麾下將士開會商議,如何解釋違令撤營、私自遣人回家、縱敵運糧一事,並要求此次有嚴重違令行為的決策者、參與者相互揭發,同時按個人罪行輕重,擬出罪狀報告。
多爾袞等人,並沒有把這件事兒當回事兒,認為皇太極不過是走走過場,做做樣子,口頭批評一下也就算了。會,確實是開了,不過是大家統一了口徑,找了許多不得不那麽做的理由,為這次違令行為做無罪辯護的準備。
濟爾哈朗前去接替多爾袞,皇太極自然要叮囑一番,並針對多爾袞違反作戰紀律一事,征求濟爾哈朗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