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2年8月8日,六部衙門竣工,皇太極在各部門領導的陪同下,前去視察。視察完畢後,皇太極親自給六部衙門負責人——吏部的多爾袞、兵部的嶽托、刑部的濟爾哈朗、戶部的德格類、工部的阿巴泰和禮部的薩哈粼,分別頒發了銀印。
頒發完銀印之後,皇太極又把各部的啟心郎召集到一起,作了重要講話。
啟心郎職位雖然不高,但責任不小。你們的主要責任,就是監督各部諸貝勒的工作。一旦你們發現他們在工作中存在過失,就應該公開批評。如有不服或者抵製者,你們就直接告訴我,隻要情況屬實,不論是誰,我絕對會嚴懲不貸。誰不努力工作,我就讓他一輩子努力找工作。
要想正人,首先正己。作為啟心郎,要想把工作做到位,就要對自己嚴格要求,事事、時時做得正確,才有資格去批評別人。不然,即使有我支持你們,人家也不一定心服口服。
從征討林丹汗歸來後,皇太極對後金圈裏圈外再沒有什麽大動作,每天都是按時上下班,處理圈子裏的瑣事。
皇太極的那些親信,基本上都是行伍出身,沒有多少文化,現在成為六部衙門的負責人,坐在辦公室裏處理政務,都不太適應。除了多爾袞負責的吏部,嶽托負責的兵部,德格類負責的戶部還像回事兒以外,禮、刑、工部的事務,幾乎是一團糟。
六部,乃是後金政府的政權核心。這些部門辦事效率低下,推諉扯皮,甚至屢屢出錯,必然會影響皇太極的執政效果。
皇太極看在眼裏,急在心上。在後金圈子裏,比六部負責人有才能、有思路、有效能的人,大有人在,但是,皇太極並不想更換。在他看來,忠誠大於能力,態度高於才幹。
但是皇太極這些親信的執政能力,確實不太像話,已經到了不管不行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