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高手高招

高招四: 加劇矛盾,從內部瓦解敵人——張登

字體:16+-

敵方的內部矛盾,便是我方的有利之機。聰明人懂得找到敵方陣營的裂隙,分而擊之。

公元前323年,魏國人公孫衍發起了“五國相王”的運動,也就是魏、韓、趙、燕和中山五個國家的君主相互承認對方的“王號”。在此之前,隻有周天子才能稱王,諸侯們隻能按照早期分封的“公、侯、伯、子、男”的爵位相稱。當然,楚、吳、越三個南方國家之前已經僭越加上了“王號”。“五國相王”既是對彼此地位的承認,也是對抗崛起的秦國的結盟運動。在“徐州相王”中,齊國和魏國國君已經彼此承認對方的“王號”,故而這次“五國相王”引起齊國的不滿,它認為中山國隻是一個二流國家,不配稱王,恥與同列,因而派使者告訴魏、趙兩國共同出兵討伐,去其王號。

中山國夾在魏、趙之間,通過相王運動在戰國亂世獲得一席之地實為不易。齊國的動議令中山國君非常驚恐,他趕緊召集臣子們商議。大臣張登請求給自己車馬資財,去瓦解齊、魏、趙的陣營。他帶著重金先找到齊國的執政田嬰,對他說:“齊國聯合魏、趙討伐中山國,對誰有利?”田嬰請張登詳說。張登說:“中山國距離魏、趙近,距離齊國遠,討伐中山國,這是加強了魏、趙兩國的實力,對齊國卻沒好處。”

田嬰認為張登說得有理,問他該怎麽辦。

張登說:“如今,齊國承認中山國的王號和地位,魏、趙兩國必定惱怒,攻擊中山國,中山國必定倒向齊國,這是加強了齊國,削弱了魏、趙。”

田嬰認同張登的說法,但遭到另一大臣張醜的反對。張醜說:“同欲者相憎,同憂者相親。為了與中山國結好,而寒了別國的心,不可取。”

田嬰沒有接受張醜的意見,仍然與中山國交好。其實,張醜說出了事情的本質:魏、趙、齊三國的欲望是相同的,都擔憂對方勢力增強,故而暗地裏彼此相憎;它們準備削弱的中山國,則與之有共同的憂慮,是怕自己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