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高手高招

高招三: 人脈就是最好的投資——胡雪岩

字體:16+-

所謂資源,就明晃晃地擺在那兒,不是有沒有的問題,而是誰來用、怎麽用、用來幹什麽的問題。想明白這三問,你就讀懂了胡雪岩。

胡雪岩在晚清商界是一個傳奇。他沒有受過多少教育,自12歲時父親病故,就不得不想辦法謀生。他的人生之路,是從做小夥計,也就是從最底層開始的。他最初在杭州的雜糧行、金華火腿商行幹活,後來到了杭州的信和錢莊,工作內容是打掃衛生和倒夜壺,也就是雜役。他雖然幹的是雜役,但是為人十分乖巧,很會來事,尤其是能看懂老板的眼色。所以三年之後,他成了錢莊的業務夥計,這就好比銀行保潔轉成了銀行櫃員。

胡雪岩的發跡,始於阜康錢莊。那一年他19歲,在錢莊當學徒。錢莊的老板姓於,沒有兒子,便將胡雪岩視作親兒子,臨死前把錢莊的經營權交給了胡雪岩。那時的胡雪岩雖然年輕,但是在錢莊的曆練讓他明白了一個道理—花花轎兒人抬人,生活在社會上,要靠人們彼此幫助和支持。

人要懂得彼此成全,也就是建立自己的人脈網,有了這張網,才能賺大錢。這時候,一個名叫王有齡的讀書人出現在胡雪岩的視野裏。胡雪岩和他進行了一番交談後,發現他對衙門裏的運作十分熟悉。原來王有齡的父親王燮擔任過知縣,曾將兒子帶進衙門為自己辦文案。王有齡辦文案的能力很強,但是考試卻不得要領,以致考了好幾回,連個舉人都沒有撈著。無奈之下,家裏就給他捐了官。所謂捐官,就是花錢買官。當時,清王朝的財政十分困難,為了增加收入,捐官之風盛行。不過,捐官多是候補,要有了補缺機會才能實授。不然,隻有其名,而無其實,就領不到一分錢的俸祿。王有齡既然捐了官,那麽缺的就是一個機會。胡雪岩從商人的角度考慮:生意不會自己找上門,補缺也是一樣。他將500兩銀子交給王有齡,讓他去打點,王有齡的機會就這樣來了,不久就補了實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