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美的話語人人都愛聽,哪怕是世上最冷酷無情的人,也不會將真誠的讚美之詞拒之門外。然而,正因如此,讚美往往也是最危險的東西,一旦沉迷其中,就容易妄自尊大,失去對自我的準確定位。因此,在麵對別人的稱讚時,一定要懂得保持頭腦冷靜,小心被“糖衣炮彈”所攻陷。
心理學上有一種效應叫作皮格馬利翁效應,也稱期待效應,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提出來的。他們認為,人的情感與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信任、崇拜以及欽佩的人的影響及暗示。
簡單來說,如果你很重視的人,比如父母、戀人、摯友或者領導,他們認為你是個非常優秀的人,那麽對待你的時候就會不自覺地流露出這種態度,而你在這種態度的對待之下,也會下意識地接受暗示,認為自己很優秀,並確實變得越來越優秀,成為他們期待中的樣子;相反,如果他們認為你一無是處,那麽同樣地,在對待你時就會流露出相應的態度,而你在接受這種消極的暗示之後,也容易變得越來越差,成為他們口中的“廢物”。
在發現這個有趣的效應之後,不少人開始改變自己的教育或引導方式,將批評變為稱讚,試圖用這樣的方法來影響對方,讓對方能夠變得更加優秀。父母不再批評孩子,而是將批評變成無盡的讚美,稱讚孩子的點點滴滴;妻子不再打擊丈夫,而是將奚落變成崇拜與肯定,想方設法地滿足丈夫的自尊心;領導也不再怒斥下屬,而是在臉上掛滿溫情與鼓勵,指望通過稱讚來激發下屬的最大潛力。
然而,許多人卻忽略了過猶不及的道理,將稱讚變得越來越“用力”。殊不知,甜言蜜語是糖也是毒,讓人沉醉不已,卻也能毀人於無形。孩子在父母的稱讚聲中變得不思進取,丈夫在妻子的崇拜聲中變得妄自尊大,下屬在領導的鼓勵聲中變得自視甚高。於是,糖果便成了炮彈,不僅沒能激勵對方勇敢前行,反而讓對方在虛幻的美麗與甜蜜中迷失自我,失去堅忍的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