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這些年,我先後接觸過無數朋友,說來也奇怪,不少人經常說自己不快樂,很孤獨,就連我羨慕的那些成功人士也是如此。忙碌的我們越來越不快樂,憂鬱和孤獨不斷充斥著生活,這一切究竟是怎麽回事呢?
直到後來,我和一位資深的心理學家深聊,對方告訴我:“從業這些年,我接觸了許多類型的心理病人,有人甚至會反反複複很多年。但這些病人中,大約l/3都不是真的有病,而是由於他們隻在乎自己的所得與所失,對周圍的一切表現出冷淡、怠惰、不在乎、無所謂的態度。”
可見,人心冷漠的世界裏,每個人都無處可逃。
明白了這點後,在課堂上,我不僅專注於學員的個人發展,也開始注重打造一個“烏托邦”的世界。比如,我提倡大家用“真誠和坦誠”表現和表達自己,也用“敬畏和慈悲”體會別人的真實,悅納對方,給予別人幫助和溫暖,目的在於增進學員間的互助友愛,化解因不熟悉而產生的距離感,讓這個溫暖的大家庭充滿活力和熱情,提升成員間的默契度,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氛圍。
人際交往也是一樣。太多的人隻想從別人身上得到些什麽,而不願意自己先付出些什麽,因為擔心被辜負、受傷害。殊不知,真正的感情永遠是付出,而不是索取。當你變得越來越有情有愛時,什麽都會變得溫暖,變得真實,你的世界也會變得越來越溫柔,終會衝破一切黑暗和荊棘。
人際中什麽最難得,不是別的什麽,其實就是一份真心。
說起自己年輕的時候,我的一位表姑如是說—“那是一段最痛苦的日子,那時候我脾氣暴躁,經常因為一點小事斤斤計較,跟人吵架。別人對不起我,我就算不睚眥必報,也肯定不會大度地原諒對方。這讓我一度很痛苦,人緣也差。為什麽大家都不喜歡我?當時我的想法是,大家都是俗人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