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如何應對這場降臨在我們身上的災難,我采訪了數十位來自全國各地的父母。有一位媽媽說她好幾個月沒讓孩子出過房子,在沒有接種疫苗之前她不讓孩子返回學校。我采訪的另外一家人說他們允許孩子參加團隊運動,盡管當時健康專家給出的建議與之正好相反。還有一家人,父母在關於如何應對疫情方麵持完全相反的觀點,其中一方覺得孩子們可以去看他們的爺爺奶奶,而另一方卻覺得絕對不行!這是一場不同於以往的災難,父母都在設法弄清楚他們到底要怎樣做才能讓家人成功渡過這一關。
後來又有一件不容忽視的事緊隨疫情發生了:那就是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被殘忍謀殺。弗洛伊德的死把美國的種族主義問題推到了公眾意識的前沿。公眾的抗議為我們的生活增加了更多的不確定性。作為一個母親,我的想法是這個事件是我們的複位鍵,我們都有太多事情要做。
這兩個事情結合到一起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混亂,從很多方麵給我們每一個人帶來了挑戰。所以出現了很多問題:我們一家人如何渡過這一難關?我們如何去適應?我們需要去改變什麽?將來會是什麽樣?這些問題似乎都不容易回答。
除了提供了很好的冥想建議外,何淑嫻博士還給出了關於如何讓孩子應對這類突發性災難的有效方法。在疫情期間,2020年10月份的時候,我再次采訪了何淑嫻博士。我們兩人都處於封控之中,所以無法見麵,但我們可以通過電話交談。她當時說這些災難可以映照一個孩子的成長:“有時候孩子們本來做得很好,但是可能因為各種突發的災難;或因為生活中的壓力,比如來自學校或同學的壓力;或因為某一階段自我認同的發展;或因為出現了他們感到無法控製的外力,所有的事情一下子超出了他們的控製。世界上有很多我們無法控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