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國際大都市上海被簡稱為“申”,據說和一位曆史人物有關,他就是戰國曆史上的四君子之一,春申君黃歇。楚國的國姓為羋,看過《羋月傳》的人應該有所了解。於是,見春申君名“黃歇”,不少人以為,他和楚國貴族沒關係,後來成了楚國政壇上的一把手,算是小民逆襲,可以當作“成功學”案例。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上文《周公》篇說過,在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稱呼的流行法則是“男稱氏,女稱姓”,也就是說,黃歇並不姓黃,黃隻是他的氏。這個氏是怎麽得來的呢?
黃是楚國的一塊地,在春秋時期也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公元前648年,楚國在吞並的路上又邁進了一步,滅亡了黃國,黃國的地盤這才融入楚國版圖。楚國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吃”的曆史,一路上吃了身邊大大小小無數國家,這才發展成了後來的超級大胖子。
吞了以後怎麽辦呢?領土擴張太快,為了防止被滅的小國家集體起來反攻,楚國想到了一個先進高校的管理方法:設立“縣”製,再派國內貴族去當縣長,鎮壓一方。所以,這會兒的縣長,可不是我們後來所知道的九品或七品芝麻官,而是地地道道的地方一把手。那時候把縣長尊稱為“公”,於是,每一個被封到地方上做縣長的人,也就變成了當地的“縣公”,比如封到申縣的,就叫申公,封到葉縣的,就叫葉公(葉公好龍典故裏的葉公,就是楚國人),同理,封到黃縣的,就是黃公。這些申、葉、黃的尊稱,漸漸地成了這些縣長的氏。春申君黃歇的祖宗,就是黃縣的縣長。而能被派去管理一個地方,必備條件就是:楚王的親戚。
也就是說,黃歇應該是地地道道的楚國人,而不是黃國後代。
作為一個楚國人,黃歇與生俱來的使命,就是為楚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