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語文老師陪你讀史記:明星列傳

2.楚國內部矛盾

字體:16+-

春秋時期的楚國,國政大權基本被楚王、令尹(相當於宰相)、司馬(相當於軍委副主席)三大巨頭職位平分。而除了楚王是父子代代相傳,令尹和司馬兩個職位,在楚莊王及以前,基本都由楚國一個龐大的家族——若敖氏掌控。

若敖氏的祖先,也是楚國先君的子嗣。

楚國在西周末期有一個國君叫熊儀,死後被葬在若敖,因此也被大家稱為楚若敖。春秋時期是嫡長子繼承製,楚若敖死了以後,大兒子霄敖繼承了君位,其他沒有繼承大權的兒子,以及他們的後代,則統統都是“若敖”的後代,被統稱為“若敖氏”。若敖的小兒子叫伯比,也就是“若敖氏”這一支的始祖,伯比後來又因為功勞被大哥熊坎(楚霄敖)賜了塊封地鬥邑,自此可以享受鬥地人民的供養,所以,鬥也成了他的氏。

熊氏、若敖氏、鬥氏,都是伯比的氏,當時宗法社會還有個潛規則:得到一塊封地,大夥兒就以封地為氏,他的子孫後代也會以此為氏,那麽他也就成了開宗立廟的大人物,這是件很值得誇耀的事,所以基本上,在獲得一個新氏以後,他們就極少再稱前麵的氏。因此,伯比後來的稱呼就是鬥伯比。

鬥伯比家經過幾代繁衍,子子孫孫們也很爭氣,其中一個後代又得到“成地”,分出一支成氏家族,所以,成和鬥,總括起來都是若敖氏家族的成員(再往上追,大宗都是楚國國氏熊氏)。若敖氏在楚國政局上代代互相扶持,子子孫孫無窮匱也,幾乎能占楚國半壁江山。

楚國的著名令尹鬥伯比、子文(鬥穀於菟)、鬥廉、鬥祁、鬥勃、鬥般等,都出自鬥氏,成大心、成嘉、城濮之戰中不聽楚成王使喚,非要跟晉文公君臣一決高下的子玉(子玉又名成得臣),都是成氏家族成員。楚國司馬中,子良(子文的弟弟)、子西(鬥宜申)、子儀(鬥克)、子越(鬥越椒)等,也都出自鬥氏。等於說,這些都是若敖氏家族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