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謎托邦01:中國女偵探

晚清民國偵探小說中的“女偵探”

字體:16+-

戰玉冰

偵探小說中的偵探似乎是一個專屬於男性的職業。如果說世界偵探小說史上第一位男性偵探角色是愛倫·坡筆下的西·奧古斯特·杜賓(C. Auguste Dupin),首次出現在1841年的《莫格街凶殺案》中;第一位享譽全球的男性偵探是柯南·道爾塑造的夏洛克·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自1887年《血字的研究》發表以來,幾乎成為“偵探”這個職業的代名詞;那麽世界上第一位被廣泛閱讀和認知的女性偵探角色則要等到1930年,在阿加莎·克裏斯蒂的小說《寓所謎案》中,簡·馬普爾小姐(Jane Marple)首次登場,後來成為“阿婆”筆下足以和赫爾克裏·波洛(Hercule Poirot)比肩的經典偵探形象,而此後其他作家筆下的“女偵探”,無論從流傳廣度還是經典程度來看,也都少有能與之爭鋒者。

在中國早期偵探小說史上,諸如霍桑、魯平、李飛、徐常雲、宋梧奇、胡閑等一批最有名的偵探形象也通常是男性。在偵探這個職業中,“男女比例失調”的現象似乎再尋常不過。這背後的原因很複雜,比如當時中國偵探小說多模仿自西方福爾摩斯與亞森·羅蘋兩大係列,作者也就相應地將自己虛構的“東方福爾摩斯”或“東方亞森·羅蘋”等偵探主角同樣設定為男性。又比如早期偵探小說中的偵探多為“行動派”,四處奔走、喬裝易容、抓捕罪犯、近身搏鬥、街頭槍戰,甚至快艇追逐等情節都很常見,而在當時的偵探小說家們看來,這些工作似乎更適合安排一名男性角色來完成,其中滲透了某種微妙的“男性想象”。這也和後來馬普爾小姐在一個相對封閉的鄉村莊園中,坐在安樂椅上一邊聊家常,一邊打毛線,順便推理破案的情節模式有很大不同。當然,這並非是說中國早期偵探小說中沒有“女偵探”。在晚清民國時期的中國偵探小說作品中,“女偵探”雖然不多,但卻有著多種不同的麵貌與別樣的風采,從馬普爾小姐式的“安樂椅偵探”到“女華生”,再到女俠偵探或“女飛賊”偵探等等,不一而足。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