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人格心理學

第四節 社會認知論評價

字體:16+-

社會認知論是人格心理學界較新且受歡迎的一種理論,在羅特、班杜拉和米歇爾的努力下,該理論也在不斷地擴充和發展。學者對這一理論也多有評論,綜合一下,主要的評價包括:

一、理論優點

(一)重視實驗研究

社會—認知學習理論有關人格的觀點在近幾十年間極大地影響了人格心理學的發展。其產生如此大影響的原因和早期的條件反射理論如出一轍,即大量的實驗結果驗證並支持了這種理論所提出的諸多概念。社會認知論者並不依賴思辨和無止境的爭論來解答問題,而是通過嚴謹的控製的實驗研究所得的結果來平息爭論。其理論的提出和發展是以實驗研究為依據,這是社會認知論受推崇的一點。他們一向重視概念的界定,使之能進行實證性的研究,對調查的現象和調查方法也進行了翔實記錄。這一點在班杜拉和米歇爾身上尤為明顯。另外,他們的研究都是以人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常能直接引用到人類行為,避免了在推論上的困難。

(二)指向人類社會行為

社會認知論所研究的多是人類社會行為,也是人們所重視和感興趣的現象,如攻擊行為、大眾傳媒對兒童行為的影響、父母及其他榜樣的作用、自我效能等。這些涵蓋了人類許多社會活動,以最具代表性的方式說明了人格的研究。社會認知論在現代人格研究領域中,扮演了一個開創性的角色,而這點則是來自他們對人類重要活動的關注。

(三)強調認知因素

認知一直是社會認知論的一部分,當羅特首次提出行為由強化和預期所共同決定時,便已顯示出這一點。這種對認知的強調隨著對問題解決類化預期的熱烈研究,也更加明顯。而其後班杜拉對自我效能的研究,也說明這點。對許多心理學家而言,對認知的強調是恰當的。人類不能成為刺激反應的單純積累者,而通過以認知為基礎的社會認知論比以機械化、動物為基礎的學習模式,似乎更能表現人們可以思考、計劃、預期及反應的能力。這種對認知的強調使社會認知論得以參與社會關心的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