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寧夏地理

第三節 行政區劃

字體:16+-

寧夏現轄銀川市、石嘴山市、吳忠市、固原市、中衛市5個地級市,青銅峽市、靈武市2個縣級市,永寧縣、賀蘭縣、平羅縣、中寧縣、鹽池縣、同心縣、涇源縣、隆德縣、西吉縣、海原縣、彭陽縣11個縣;興慶區、金鳳區、西夏區、大武口區、惠農區、利通區、原州區、沙坡頭區8個縣級市轄區和紅寺堡區(縣級移民開發區);設置街道辦事處44個,建製鎮101個,鄉91個,下設居民委員會462個,村民委員會2289個,見表1.1。銀川市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首府,是全區政治、經濟、文化、科研和教育的中心,是有千年曆史的塞上名城,位於寧夏平原中部,麵積8874.36km2,2012年總人口204.6×104人,其中市區人口132.7×104人。

表1.1 寧夏回族自治區行政建製(2012年)[2]

一、古代政區沿革[3]

西周出現朔方(今寧夏、陝北一帶)、太原(今寧夏固原、甘肅平涼一帶)等地名。春秋時期,今固原地區為烏氏戎所居,今銀南地區以鹽池為中心是朐衍戎的勢力範圍。戰國時期,秦惠文王時置朐衍縣(今鹽池縣境)、烏氏縣(今固原市原州區境),為寧夏地區有行政設置之始。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置北地郡,包括今寧夏部分地區,郡治在今甘肅寧縣,下轄富平(今吳忠市利通區境)、朐衍、烏氏等縣。西漢初,寧夏北部屬朔方刺史部北地郡,轄朐衍、富平、靈洲、靈武、廉縣等縣;南部屬涼州刺史部安定郡,轄高平、三水、參欒、眴卷、烏氏、朝那、涇陽等縣。

東漢初,北地郡和安定郡均屬涼州刺史部。三國和晉,鮮卑、匈奴、羌等部族入居寧夏北部,南部先後屬魏國和西晉的雍州安定郡,前趙為朔州,後趙為雍州安定郡、隴東郡。407—431年,匈奴鐵弗部赫連勃勃建大夏國,據今寧夏全境,南部置梁州安定郡、平涼郡及高平城,北部設飲汗城、薄骨律城。北魏太延二年(436年)北部置薄骨律鎮,南部置高平鎮。孝昌二年(526年)和正光五年(524年),分別改置靈州、原州。北周仍置靈州(今寧夏北部)、鹽州(今鹽池縣一帶)和原州(今寧夏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