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平原位於中國寧夏回族自治區中部黃河兩岸。北起石嘴山,南止黃土高原,東鄰鄂爾多斯高原和毛烏素沙地,西接賀蘭山和茫茫的騰格裏沙漠。南北長約320km,東西寬10~50km,麵積8591km2,占全區總麵積的16.6%。海拔1100~1200m左右。
寧夏平原是我國八大平原之一的河套平原的組成部分。因其位於河套平原西部,故又被習稱為“西河套”;內蒙古自治內的河套平原則被習稱為“後套”和“前套”。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寧夏平原成為發展自流灌溉的理想地區,其條件之優越,可與舉世聞名的文明古國埃及的尼羅河沿岸綠洲相媲美。
一、自然地理概況
(一)地貌
寧夏平原地勢平坦,地形開闊,基本上屬於河流衝積作用形成的內陸平原。海拔1100~1300m,西低於賀蘭山最高峰2256~2456m,東低於鄂爾多斯台地最高地600~800m,南低於黃土高原300~1100m,是寧夏海拔最低的地區。
以青銅峽為界,寧夏平原又分為南、北兩個部分:青銅峽以北(或以東)稱為銀川平原,以南(或以西)稱為衛寧平原。其中,銀川平原相對麵積較大,占寧夏平原的82.3%。
銀川平原按照地貌形態劃分為黃河衝積平原和賀蘭山東麓洪積傾斜平原兩部分。黃河衝積平原北起石嘴山市,南至青銅峽市,長約165km,寬約20~50km,麵積約5500km2,由3級河流階地組成(圖5-1)。其中,Ⅲ級階地分布於新開渠以西至西幹渠東,寬約7.2km,海拔1112.5~1122.5m,坡度0.2‰~0.4‰,形成於晚更新世,銀川市西夏區新市區主要坐落於此。Ⅱ級階地位於金貴—掌政一線以西至新開渠,寬約22.4km,海拔1109~1112.5m,坡度0.2‰,形成於全新世早期,興慶區老城和金鳳區新城坐落於此。Ⅰ級階地位於通貴—強家廟往西至金貴—掌政一線之間,海拔1107~1109m,形成於全新世晚期。黃河衝積平原內溝渠縱橫,良田廣布,但相當部分地區由於地勢低窪,排水不暢,沼澤化、鹽堿化較為嚴重。賀蘭山東麓洪積傾斜平原是在間歇性洪水的作用下,賀蘭山的風化剝蝕物被攜帶到山下堆積而成的,沉積物狀如扇形,離山腳越遠越細。洪積傾斜平原依賀蘭山東麓南北延伸,與黃河古階地相接,南北長約200km,東西寬約5~30km,麵積約2400k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