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求恩的母校——多倫多大學,我們深懷感激之心緬懷這位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
白求恩(1890——1939年)是加拿大共產黨員,著名胸外科醫師,為支援中國的抗日戰爭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毛澤東主席為此寫了《紀念白求恩》一文。
白求恩的全名為諾爾曼·白求恩,1890年3月3日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鎮一個牧師家庭。青年時代,白求恩當過輪船侍者、伐木工、小學教員、記者。1916年畢業於多倫多大學醫學院,獲學士學位。曾在歐美一些國家觀摩、實習,在英國和加拿大擔任過上尉軍醫、外科主任。1922年被錄取為英國皇家外科醫學會會員。1933年被聘為加拿大聯邦和地方政府衛生部門的顧問。1935年被選為美國胸外科學會會員、理事。他的胸外科醫術在加拿大、英國和美國醫學界享有盛名。
多倫多大學校園一角
1935年11月白求恩加入加拿大共產黨。德、意法西斯支持F. 佛朗哥發動西班牙內戰,他於1936年冬誌願去西班牙參加反法西斯鬥爭。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受加拿大共產黨和美國共產黨派遣,於1938年3月率領一支由加拿大人和美國人組成的醫療隊來到中國陝北延安,並擔任八路軍晉察冀軍區衛生顧問。他致力於改進部隊的醫療工作和戰地救治,降低傷員的死亡率和致殘率。把軍區後方醫院建設成模範醫院,組織製作各種醫療器材,給醫務人員傳授知識,編寫醫療圖解手冊。還倡議成立了特種外科醫院,舉辦醫務幹部實習周,加速訓練衛生幹部,組織戰地流動醫療隊出入火線救死扶傷。為減少傷員的痛苦和傷殘,他把手術台設在離火線最近的地方。並且率醫療隊到山西雁北進行戰地救治,兩晝夜連續做了71次手術。
1939年2月,白求恩率18人的“東征醫療隊”到冀中前線救治傷員,不顧日軍炮火威脅,連續工作69小時,給115名傷員做了手術。有一次,當一位傷員急需輸血時,他主動獻血300毫升。在他的倡議下成立了誌願輸血隊,他自己率先報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