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西古代曆史、史學與理論比較研究

第二節 專論02

字體:16+-

聖人耐(能)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於其義。明於其利。達於其患。然後能為之。

“天下一家”之辭,漢以後習見,而這種觀念在先秦時期已經出現。從炎黃堯舜的時代開始,天下統一這個觀念一直是人們精神的基本架構的支柱之一,戰國時人曾經這樣進行說明:“唐虞之道,禪而不傳。堯舜之王,利天下而不利也。禪而不傳,聖之盛也。利天下而弗利也,仁之至也。古(故)昔賢人聖者女(如)此。身窮不均,仁(?)而弗利,窮仁矣。必正其身,然後正世,聖道備矣。”[68]當時人們認識到古代聖王之所以“利天下”,是因為他們具有仁愛之心。他們所關注的不是一家一族,而是整個“天下”[69]春秋前期魯國人曾經追述唐堯時代人們對於屬於高陽氏的“才子八人”的評語“齊聖廣淵,明允篤誠。天下之民謂之八愷”[70],認為那個時代“天下之民”已經有了統一的道德評價標準。春秋後期的人謂“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71],認為周公所治理的不僅是周王朝,而是“天下”。在先秦時人的心目,虞夏商周既是朝代的名稱,又是“天下”的代稱。戰國時人認為“以天下之目視,則無不見也。以天下之耳聽,則無不聞也。以天下之心慮,則無不知也”[72],這就把天下一家的思想發揮到了很高的程度。先秦時期,大略而言,人們的社會地位是氏族或宗族的,但人們的眼光並不局限於氏族或宗族,而是天下的、統一的。先秦時代的統一精神雖然與秦以後的情況有不小的區別,但其基本理念是一致的,不同的隻是形式。

二是,自強不息的開拓精神。“自強不息”一辭見於《周易·乾卦》象傳,語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是人們從天象而感悟人道,認為人應當像自然的運行那樣生生不息,不斷前進。這種開拓精神至少應當是包括了兩個方麵的,首先是“形而下”的物質層麵的東西,包括疆域的拓展、政治的穩固、經濟的繁榮等等,其次是“形而上”的精神層麵的內容。春秋時期孔子在回答魯哀公關於什麽人可以稱為“君子”這一問題時說:“所謂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仁義在身而色無伐,思慮通明而辭不專;篤行信道,自強不息,油然若將可越而終不可及者。此則君子也。”[73]孔子強調“自強不息”的目標在於擁有君子的德行與道義,具體行動起來就要不斷超越,永不自滿而停止。這種勇於開拓的精神對於民族心理結構的優化甚為重要。“篤行信道”,就意味著心靈的不斷淨化,道德意識的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