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1896—1981)的小說創作,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獨樹一幟,開創了“社會剖析”的小說類型,整體風格受到巴爾紮克等19世紀歐洲現實主義作家的影響。茅盾小說的突出特點表現為濃鬱的理性色彩——把握社會的政治經濟視角、人物性格的階級屬性和主題內涵的社會指向。他的創作以現代社會科學理論作為審視現代中國社會的理性武器,擇取各類型具有時代性與重大性的題材,有意把在社會變化中發揮主要作用的生活領域和主要社會關係作為描寫對象,以期達到對社會運動中主要矛盾的揭示和社會生活的全景展示。因此,他的小說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現實主義創作的一種範型。
首先,選擇政治經濟的角度作為其審視和敘述社會的特殊視角,是茅盾小說理性色彩呈現的一個重要方麵。“政治家”的使命意識和“社會科學家”的理論視野,使他常常習慣於把目光聚焦於社會現實的改造,尤其著眼於社會外部結構(政治、經濟)的變革,這迥異於“魯迅式”的對人的精神意識的關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理論的指導使茅盾總是以政治經濟角度觀察社會、把握社會、記錄社會,其小說幾乎無一例外地選擇政治經濟的角度來敘述公共政治經濟空間的宏大事件,並將其與個人意欲有效地融合,凸顯公共空間矛盾衝突的尖銳複雜。
即使像《蝕》這樣的從小資產階級知識者心路曆程角度來反映大革命的小說,也依然顯示了茅盾對中國革命與中國社會的深刻認識和把握,在政治的宏觀視野裏呈現了特定公共政治空間內知識分子個體的情感和心理。《幻滅》的女主角章靜情感與意誌脆弱,缺乏行動,富於幻想,為革命形勢所鼓舞,不斷追求,不斷更換工作,但是每次都隻是增加一些幻滅的悲哀。《動搖》以大革命時期武漢附近一個小縣城為舞台,呈現了國民黨縣黨部負責人方羅蘭在革命形勢急劇動**時期內心的動搖妥協。《追求》則重在暴露1928年前後知識者的病態和迷惘,其中的人物,在革命**時都曾有過一度的昂奮,而當革命處於低潮的時候,不清楚自己該走向何方,故雖各有所追求,而最終都不免於失敗。心理呈現的個人印記盡管鮮明,但如果將它們從宏大革命語境中抽離出來,那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現實土壤和社會意義,如果脫離政治視野的觀照,那麽《蝕》隻不過是個人遭遇不幸後的惆悵與怨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