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簡明教程

第四章 本時期散文

字體:16+-

第一節 “十七年”散文三家

“十七年”散文創作的發展,可以分為兩個階段。新中國成立初期至1956年為第一個階段。這一階段,回憶錄、紀實性的事件或人物特寫以及報告文學一類的創作甚為繁盛,其他品類如抒情散文、小品文、雜文等相對沉寂。從1956年“雙百方針”起,“十七年”散文的麵貌開始發生較大變化。散文創作試圖超越現代傳統而有所創新,在實踐中逐漸形成以追求思想與詩意的熔鑄、尋求意境、注重構思和形式為基本特征的“詩化散文”。“詩化散文”的出現,可視為“十七年”散文在不斷探索中形成自身特色的標誌。這一階段,在散文創作方麵取得明顯成績的作家當屬楊朔、劉白羽和秦牧等。其他如吳伯簫、曹靖華、袁鷹、菡子、何為、碧野、陳殘雲、郭風等,亦在散文創作方麵用力甚勤。此外,以“三家村”雜文為代表的雜文創作也值得關注。

楊朔、劉白羽、秦牧是“十七年”文學時期比較有特色的散文作家,被人們冠以“散文三大家”的稱謂。

楊朔(1913—1968)早年曾致力於古典詩詞的學習鑽研,還創作過舊體詩,對古典詩詞中的意境氛圍有著較深的體悟。50年代中後期,楊朔自覺地將詩意的探尋融入散文創作當中,為“十七年”散文在藝術形式求新圖變方麵開辟了先路。同時代許多人紛紛效仿楊朔詩化散文的創作路數,並因此形成了“楊朔模式”。詩化散文的形成與選擇有著深刻的時代因素,但也與楊朔的成功經營密不可分。楊朔的詩化散文有著如下鮮明的特征:

一、精致性。楊朔的散文努力追求詩歌創作的精致手法,“總要像寫詩那樣,再三剪裁材料,安排布局,推敲字句”[1],設法營造情思結合的意境。這種精致性體現在:首先,在散文的結構安排上,精心布局,曲徑通幽。楊朔的每一篇散文篇幅短小,看似天成卻是有意為之。不管是抒情還是敘事,文字背後都有一雙無形的手,掌控著情感與故事的發展方向。在作品開頭和結尾的安排上,更見作者的營構苦心。如在《荔枝蜜》中,作者開頭寫到對蜜蜂“總不大喜歡”,感情上“疙疙瘩瘩,總不怎麽舒服”,看似隨意,實已埋下了感情的伏筆。接著,筆鋒一轉,開始敘事,由荔枝樹寫到荔枝蜜。“喝著這樣的好蜜,你會覺得生活都是甜的呢。”行文至此,便已入題,於是有了第一次的感情變化:“我不覺動了情,想去看看自己一向不大喜歡的蜜蜂。”然後楊朔馬上便施展他所慣用的敘述手段,通過與養蜂人老梁的對話,逐漸積蓄情感,“它們從來不爭,也不計較什麽,還是繼續勞動、繼續釀蜜,整日整月不辭辛苦……”,不動聲色地讚美了養蜂人並與時代主題成功對接。最後“我的心不禁一顫”,認識到了蜜蜂所代表的時代精神,完成了對主題的升華。這種通過欲揚先抑使感情一波三折的筆法,在楊朔散文中亦屬常見。因而,閱讀楊朔散文,常會感到線索清晰,寫景狀物和記人抒情都有跡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