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朧詩”是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中國大陸詩壇伴隨思想解放潮流而興起的一股帶有“反叛”性質的新詩創作潮流。它因章明的《令人氣悶的朦朧》對這類“寫得十分晦澀、怪僻,叫人讀了幾遍也得不到一個明確的印象,似懂非懂,半懂不懂,甚至完全不懂,百思不得其解,實在令人氣悶”的“朦朧體”詩歌批評而得名。“朦朧詩”的代表人物有北島、芒克、舒婷、顧城、江河和楊煉等。北島的《回答》和《結局或開始》、芒克的《陽光中的向日葵》、食指的《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和《相信未來》、舒婷的《致橡樹》《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雙桅船》和《神女峰》、顧城的《一代人》和《遠和近》、楊煉的《大雁塔》是“朦朧詩”的代表作。
“朦朧詩”作為中國當代詩歌發展進程中的新潮流,其產生與“白洋澱詩群”的形成和《今天》雜誌的創辦緊密相關。“朦朧詩”起源可追溯至“白洋澱詩群”。“白洋澱詩群”是1969年至1976年間,在河北白洋澱一帶插隊的一批知青組成的,以芒克、多多、根子為代表的創作詩群。這一“文革”時期出現的“地下詩歌群體”的詩作,其價值指向在於批判現存的社會秩序和充滿“暴力”的曆史,以及表達個體在激進思潮裹挾下生命的挫敗感和恐懼感,自我的孤獨、迷茫與苦痛,代表作主要有芒克的《陽光中的向日葵》和多多的《手藝》等。雖說這些詩作傳播方式隻限於小範圍內相互傳看或傳抄,但它們在彰顯自我個性和進行現代主義詩歌實驗等方麵,為日後人們對“朦朧詩”的探索提供了許多寶貴經驗。
創刊於1978年的《今天》雜誌“不再用一種縱的眼光停留在幾千年的文化遺產上,而開始用一種橫的眼光環視周圍的地平線”,它以積極的姿態麵向未來,刊發了食指、北島、舒婷、江河、顧城、楊煉等一批詩人的詩作,這些作品充滿著要求重新贏得個性解放和人的尊嚴的呼聲,以及對曆史的反思與批判。比如北島的《結局或開始》熱切、真誠而又沉重地呼喚著人的尊嚴與基本權利的複歸:“我是人/我需要愛/我渴望在情人的眼睛裏/度過每個寧靜的黃昏/在搖籃的晃動中/等待著兒子第一聲呼喚/在草地和落葉上/在每一道真摯的目光上/我寫下生活的詩/這普普通通的願望/如今成了做人的全部代價”。這種對理想的人道主義的呼籲成為“朦朧詩”的一個重要的主題。同時他的詩歌還透射出一種對傳統與曆史的強烈懷疑精神:“我不相信天是藍的/我不相信雷的回聲/我不相信夢是假的/我不相信死無報應”,以批判的姿態觀照曆史是朦朧詩人普遍的自覺追求。而舒婷的《致橡樹》則努力彰顯自我的個性:“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雲裏”,這種強調精神的獨立性及張揚自我個性,是朦朧詩人精神探索的重要向度。在“朦朧詩”的經典指認中,《今天》雜誌所刊發的許多詩歌都進入經典係列,它是“朦朧詩”成長的一個重要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