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政治抒情詩”
“政治抒情詩”是“十七年”文學時期出現的一種重要詩歌類型,它以詩的形式抒寫抒情主體——“集體(階級)代言人”對革命曆史、政治事件和政治鬥爭的謳歌與評說,傳達詩人崇高的思想覺悟和激越的政治豪情,它常以鋪陳的手法、分明的節奏和鏗鏘的聲韻實現詩歌的政治鼓動和精神重塑功能,形成這一時期詩歌創作風尚,聚集了一批詩人。可以說,“十七年”文學時期的幾乎所有的詩人,都受到這一風尚的影響,並以自己多寡不一的創作參與到“政治抒情”的潮流中。有代表性的詩人有郭小川、賀敬之、納·賽音朝克圖(蒙古族)、巴·布林貝赫(蒙古族)、鐵依甫江·艾利耶夫(維吾爾族)、饒階巴桑(藏族)、曉雪(白族)、巴圖寶音(達斡爾族)、汪玉良(東鄉族)、木斧(回族)、哈拜(錫伯族)、庫爾班·阿裏(哈薩克族)、康朗甩(傣族)等。
何其芳的《我們最偉大的節日》(1949)、石方禹的《和平的最強音》(1950)、郭小川的《致青年公民》(1955)、賀敬之的《放聲歌唱》(1956)《雷鋒之歌》(1964)、納·賽音朝克圖《狂歡之歌》(蒙古族)、鐵依甫江·艾利耶夫《祖國,我生命的土壤》(維吾爾族)、曉雪《祖國的春天》(白族)等,被認為是當代“政治抒情詩”的經典詩作。
在20世紀50—70年代,中國大陸的詩歌發展受到當代政治的影響十分明顯。“政治抒情詩”是這一時期詩歌積極介入政治而生成的一種典型的當代頌歌形態,由於這種詩歌形態有助於確證新政權的合法性,增強民族自信心與認同感,激發民眾的生產鬥爭**,它最終普泛化為當代詩歌的主導樣式。這類詩歌歌頌的對象主要為新生的“共和國”、新政權的領導者及“工農兵”。就藝術資源而言,“政治抒情詩”既繼承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之交“左翼詩歌”的革命鬥爭精神,又發揚了中國現代詩歌浪漫抒情傳統,同時還吸納了蘇聯詩人馬雅可夫斯基提出的“無論是歌,還是詩,都是旗幟和炸彈”的詩學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