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派作家雖然不像詩人那樣群星燦爛,卻產生了路翎這顆光照現代文壇的大星。在專門討論路翎之前,我們先分析一下七月派其他作家的小說。彭柏山(1910—1968),原名冰山,湖南茶陵人。早年在湘鄂西參加紅軍,後經胡風引見成為魯迅學生。1934年底被捕入獄後,魯迅囑托胡風為其寄錢、衣服與藥品,胡風還將他發表的《崖邊》《皮背心》等短篇小說編成《崖邊》集出版。他協助皮定均在淮海戰場上馳騁縱橫,官至24軍副政委。他是“胡風反革命集團分子”中官職最大的,被捕時任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部長。“文革”中在河南農學院被亂棍打死。賈植芳(1915—2008),山西襄汾人。他說自己是吃著魯迅的奶長大的,他在《希望》上發表的小說《我鄉》,被胡風稱為感人的抒情詩,從中也可以看出魯迅《故鄉》的影響。胡風把他的短篇小說集《人生賦》編入《七月文叢》。他在國民黨的牢獄中為了胡風不被追捕,聲稱不認識胡風;當胡風被打成反革命讓他揭發時,他又說胡風是自己的朋友:他為中國文人保留了不多的一點正氣。
彭柏山是非常富有道義感的人,1941年他從殉國的丘東平那裏得到了其未完成的長篇小說《茅山下》,在行軍與戰鬥中都背著遺稿,直到三年後付梓。丘東平(1910—1941),原名丘譚月,廣東海豐人。早年參加過澎湃領導的海陸豐農民起義,1932年在上海參加“一·二八”抗擊日寇的戰鬥,同年與胡風相識。抗戰前的短篇小說收入到《沉鬱的梅冷城》與《長夏城之戰》中,抗戰開始他的小說大都在《七月》上發表,並能代表七月派小說的風格。
郭沫若在抗戰前對丘東平小說的審美特點評論說:“技巧幾乎到了純熟的地步”,“大有日本的新感覺派的傾向,而於意識明確之點則超過之”,並且具有“散文詩的風味”。在藝術上很挑剔的卞之琳在20世紀80年代的《讀書》上發表《星水微茫憶〈水星〉》,回憶當年他與靳以都很看好丘東平的散文式的短篇小說,認為他的小說風格“似粗而細,似直而曲,節奏快而韻味長”。那麽,為什麽丘東平投到胡風門下,成為七月派作家?除了胡風人格魅力的感召,還與魯迅的影響有關。他的小說當然受到外國文學的影響,用他的話說就是“尼采的強音,馬克思的辯證,托爾斯泰與《聖經》的宗教,高爾基的正確沉著的描寫,鮑特萊爾的曖昧”,加上巴比塞的格調。他對魯迅早逝非常難過,寫了“導師喪失”四個字擺在桌上。而且他喜歡的外國作家除了後起的巴比塞,其他都與魯迅有點關係。尤其是“尼采的強音”既是魯迅作品所貫穿的,也是丘東平小說所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