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劼人(1891—1962),原名李家祥,四川華陽(今屬成都)人。1908年考入四川高等學堂分設中學堂,與郭沫若同班。從1912年到1918年發表文言與白話小說多篇。1919年赴法勤工儉學,1924年取材於留法的中國學生受法國人關懷的中篇日記體小說《同情》出版,同年歸國任《川報》主編。《川報》被楊森查禁後,任成都大學教授。這一時期他發表《好人家》《對門》《編輯室的風波》等短篇小說10多篇,藝術上逐漸成熟。20世紀30年代中期辭去大學教職的他曾開過飯館,出任重慶民生機器修理廠廠長等職。1935年5月他辭職回成都寫小說,1936年中華書局推出了他的兩部長篇小說《死水微瀾》《暴風雨前》,1937年上半年又推出了上中下三部的長篇小說《大波》。1947年2月又出版了短篇小說集《好人家》,並在報紙上連載表現抗戰後期發國難財的長篇小說《天魔舞》(未完)。
奠定李劼人在現代中國文壇不朽地位的是20世紀30年代中期出版的“大河小說”三部曲。從中可以看出他的巴爾紮克或茅盾式的雄心:充當中國社會曆史的書記,大規模地描寫中國社會。《死水微瀾》描寫的是從甲午戰爭到義和團運動前後的中國社會,《暴風雨前》描寫的是1901—1909年前後的中國社會,《大波》描寫的則是辛亥革命前後的中國社會。他還有描寫五四前後中國社會的長篇小說《激湍之下》的計劃(惜未寫出),加上抗戰時期的長篇小說《天魔舞》,事實上構成了一部李劼人筆下的現代史。然而他在文壇上卻是西南一隅的邊緣人。雖然他的所有中長篇與短篇小說集幾乎都是由中華書局出版的,而且他的老同學郭沫若在1937年7月的《中國文藝》上發表《中國左拉之待望》,認為大河三部曲是“小說的近代史”,是“偉大的作品”。詭異的是,以郭沫若在主流文壇的號召力,尚不能將他的老同學從邊緣推向中心。盡管作家出版社1955年重版了他的《死水微瀾》與《暴風雨前》,但在曆史進入新時期前的所有中國現代文學史包括夏誌清的現代小說史,對李劼人幾乎是隻字不提。20世紀50年代中期身居香港的學者曹聚仁發聲,認為李劼人長篇小說的成就在茅盾與巴金之上,考慮到他對茅盾的高度評價,李劼人則是現代中國最偉大的長篇小說作家了。劉再複在1999年發表《百年諾貝爾文學獎和中國作家的缺席》,認為“《死水微瀾》應當是最精致、最完美的長篇”,“文學總價值完全超過《子夜》《駱駝祥子》《家》等”,不過他也奇怪文學史為什麽冷落李劼人。李劼人為那些不湊熱鬧甘受冷落的作家樹立了榜樣:隻要是金子,即使一時像石頭一樣被淹沒,但發光的日子終究會到來。下麵我們在簡論《暴風雨前》與《大波》之後,詳細討論一下《死水微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