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現代曆史文學的傳統與經驗

三、20世紀60年代戲劇作品中的勾踐形象

字體:16+-

新中國的成立有如金雞報曉終於劃破了中國長達半個世紀的戰爭黑暗,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得到了曆史實踐的有力證明,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的民本主義思想日漸成為社會主導思想。“人民,隻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曆史的動力。”[1]這種民本主義思想徹底摒棄了以往以王權為基礎的政治框架和政治目的,將人民置於國家政權製度的中心。

當代文藝也隨之進入了以“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為主題的時代“共名”[2]規範中。這種規範要求文藝工作服從黨在不同革命時期的革命任務,要塑造偉大的人民英雄形象,要歌頌生活的光明麵,要揭示“曆史的本質”和“客觀規律”。

在這種文學規範環境下,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文學界又出現了一個短暫的曆史題材創作的繁榮局麵。這一方麵是由於雙百方針的提出暫時打破了題材禁忌,為曆史題材創作提供了空隙;另一方麵是由於文藝界的反右運動和文藝批判使得部分作家不得不規避現實而轉向曆史,曲折表達生活體驗。而50年代末興起的對於舊戲的整理、舊戲改革運動也正好為知識分子提供了寄托理想的機緣。這一時期最為令人矚目就是改編自《臥薪嚐膽》的諸多戲劇。

20世紀60年代初的“三年自然災害”給原本發展就十分坎坷的中國經濟帶來極大損失,而中蘇關係的破裂更是雪上加霜,將中國國民生活景況推入低穀。然而,也正是在這種惡劣的自然環境和國際局勢中,中國人民迸發出了極強的生命力,在中國共產黨的號召下發揮出了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再一次顯示了中國人民群眾的堅韌品質。於是“臥薪嚐膽”題材獲得了人們前所未有的關注,從地方戲曲到現代話劇,據此改編的戲劇作品竟達百部。這些劇作大多有明顯的附會現實政治需要的痕跡,或積極塑造人民英雄形象,表達了對於人民群眾力量的謳歌,或者影射當時艱難的政治、自然環境,鼓吹艱苦奮鬥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