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文化史(插圖版)

第六節 奉神祈報:民俗節日與敬時行禮

字體:16+-

一、節日的產生及其類別

節日的形成,是和生產力一定的發展階段相聯係的。在生產力極其低下的古代社會,不能苛求先民們對外部環境的認識水平。四季的更迭,很容易讓他們相信冥冥之中有某種神秘的力量支配著世界。為了充分獲得生活的必需品,為了能夠生存,在特定的日子裏,人們準備了豐盛的食物奉獻給神靈,祈求他們賜予更多的食物。而作為群體生活的先民們,總是在這樣的時候舉行盛大的儀式,實現人神之間以及人與人之間對食物的共享。在歲時節令基礎上形成的中國古代民俗節日,又與農事關係有緊密的聯係。農耕經濟是人們經過一段較長的周期性勞動,在特定季節獲得所需食物的經濟形式。其中自然性要素占據主導地位,於是大自然四季的運轉、新舊的交替,被想象成人的生命的誕生、成熟、死亡、再生的過程,從而賦予了它不同尋常的意義。循環的中斷仿佛生命的不幸,給人們心理上籠罩了一層不祥的陰影。為了保證順利運轉,人們就舉行隆重的儀式,將自然循環和農耕過程通過模擬性的行為表現出來。每一個節日,總是有特定的行禮儀式,並伴以樂舞活動,這又使古代的風俗節日與政教禮樂常常是統一的。這些儀式中包含了後世節日習俗中體現的種種崇拜意識。

圖3-6-1 《清明上河圖》(局部)

天時地利是農耕的基礎,在農耕文化中二者也相應地占有重要地位,表現在文化心理上,就是尊天敬地;體現在人倫關係中,就是尊祖敬宗。與此相聯係,我國古代的時令節日有其自身的特色。首先,節日的確定依據農事,節日中展現的禮樂活動是耕織文明的通俗化表達,這種形態超越單個家庭而擴大到普遍社會。其次,由於農耕經濟和政教禮樂保持高度的統一,農耕經濟的多樣性,必然導致禮樂形態的多樣性。每個節日不單是一個具體的活動,而是融合了生產、生活、祭祀、社交、遊藝的綜合性活動。再次,某些本來是宗教性的節日,由於融入了傳統的禮樂精神,表達出民眾最普遍的祈福祛災的心願,也為人們接受,成為民俗化的節日。體現這些特點的重要節日有春節、立春、元宵、上巳、社日、寒食、清明、端午、夏至、七夕、中元、中秋、重陽、冬至、除夕等。民俗學家們根據節日內容的類型,一般又將這些節日分為“農事”、“祭祀”、“紀念”、“慶賀”、“社交遊藝”五類。探討這些習見節日中的文化內涵將會加深我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