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文化史(插圖版)

第四節 佛性清靜:佛教的傳播及宗派

字體:16+-

一、佛教的東傳及佛經的翻譯

東漢永平七年(64)的一天晚上,漢明帝做了一個夢,他看到有一個神仙,金色的身體像朝霞般熠熠生光,身上有日光環繞,飄飄地從遠處飛來,降落在大殿前。漢明帝非常高興。第二天一早上朝,他把自己的夢告訴眾大臣,詢問這是何方神聖。太史傅毅博學多才,他告訴明帝:我聽說西方天竺(印度)有一個得道的神,號稱佛,能夠飛升於虛空中,全身環繞著日光,君王夢見的大概就是佛吧。於是明帝派遣使者蔡愔、羽林郎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13人去西域,訪求佛道。三年後,他們同兩位印度的僧人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回到洛陽,帶回經書和佛像,開始翻譯了一部分佛經,相傳就是現存的《四十二章經》。同時在首都洛陽建造了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即今天的洛陽白馬寺。這一寺院據說也是因當時馱載經書佛像的白馬而得名,而白馬寺也成為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

關於佛教何時傳入中國,目前至少有六種說法,即“先秦說”、“秦朝說”、“西漢武帝時期說”、“西漢末年說”、“西漢末東漢初年說”和“東漢初年說”。上文所說的故事就是其中影響較大的一種說法,即“東漢初年說”。這是因為在東漢初年的漢明帝時代,班超出使西域,以後三十六國內屬,西域道路暢通,為佛教傳入中國腹地提供了環境。佛教主要通過陸路和海路傳入中國。佛教從印度傳到中亞,又通過“絲綢之路”進入中國內地,由此再傳到東亞的朝鮮和日本。海路則通過交州傳入中國南方,同時傳入今天的東南亞諸國。

佛教在中國傳播的過程伴隨著佛教經典的翻譯,根據學者研究將佛經翻譯事業分為三個階段:一為外國人主譯期(自東漢至兩晉),二為中外人共譯期(東晉南北朝),三為本國人主譯期。

第一階段譯經成就以漢末西域僧人安世高與支婁迦讖為代表。安譯係佛教小乘上部經,重點在“禪數”;支譯係大乘經部,重點在“般若”,以“緣起性空”為傳授之理。安、支兩係譯經傳統決定了中國佛學在大、小乘與空、有部之間的交互發展,尤其是支譯的大乘般若空觀與魏晉玄學“本無”觀的結合,促進了大乘佛學隆盛地位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