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當代文學史新稿(第3版)

第六節 《大波》與《六十年的變遷》

字體:16+-

在五六十年代的長篇小說中,《大波》與《六十年的變遷》都取材於所謂“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曆史,但兩位作者都有意以新的“革命”理念去演繹這段曆史,希望“從這些曆史經驗中吸取一些‘觀今宜鑒古’的教訓”[15],從而將它們納入“革命曆史題材”的作品中[16],因而,這兩部小說均體現出與“革命曆史題材”小說相類似的創作特征。

李劼人(1891—1962),四川成都人,下層知識分子家庭出身。參加過四川保路運動,1919年赴法國留學。1912年開始文學創作,從事過文學翻譯、文學編輯和教學等工作。在長達50年的文學生涯中,李劼人留下了各種著譯近600萬字,堪稱多產。其代表作為長篇三部曲《死水微瀾》《暴風雨前》《大波》,尤其是《死水微瀾》,被認為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優秀長篇。此外,還有長篇小說《天魔舞》及多部短篇小說。

早在30年代,李劼人就被郭沫若譽為“中國左拉”,受到大力推崇,但在新中國成立後的漫長歲月中,李劼人始終受到評論界和文學史界的冷落。70年代後,文學史家逐漸認識到李劼人的價值,給予他比較公正的評價。顯然,對於這位作家的研究還有待深入。

《大波》是李劼人長篇三部曲的最後一部,舊版創作於30年代中期,出版於1937年,但故事尚不完整。1954年,因人民文學出版社擬重印《大波》,李劼人遂決定對作品進行重新改寫,原計劃為四部。改寫活動一直進行了8年,至作者去世前,完成了前三部,第四部僅寫了12萬字,未能終篇。

《大波》寫的是中國近代史上的著名事件——四川保路運動。這是1911年爆發於四川省的反清運動,是辛亥武昌起義的序曲。李劼人在20歲時曾參加這一鬥爭,有很深的感受,這是他30年代創作《大波》的由來。關於50年代的改寫作者說:“由於解放後我參加了政治學習(我對政治學習是用了功的),回頭再看辛亥革命運動,比前廿年更清楚、更透徹了。這次寫《大波》,就想深入運動的本質……”[17]所以,他對自己的寫作要求是“必須盡力寫出時代的全貌……了解到當時曆史的真實”[18]。可見,作者重寫《大波》,追求的是用馬克思主義“曆史唯物主義”的方法,重新審視這段曆史,希望能尋找出這場運動在曆史發展中的位置和意義,從而再現辛亥革命時代的中國曆史畫卷,勾勒出一部近代中國的宏偉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