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90年代的香港,作為國際性的商業大都市,在全球性的經濟網絡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由於經濟的高度繁榮所帶來的正麵和負麵的種種影響,極大地改造了香港這個狹窄的、生存競爭相當殘酷的環境。本時期,香港文學的發展呈現出更加興盛的狀態。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現實主義與通俗化互滲、互融、多元並舉。
就小說而言,進入90年代後長篇小說獲得了大豐收。也斯的《記憶的城市·虛構的城市》表現了眾多人物在中西文化的巨大差異和激烈碰撞中的心路曆程。不僅寫了一代香港青年的成長曆程,而且寫了香港青年在海外時受到的西方文化的衝擊,迫使他們反省自身的文化背景;而急遽轉變的香港現實,又使他們產生了困惑、苦悶和疏離感。林蔭的《九龍寨煙雲》也具有給香港地方史留影的作用。還出現了難得一見的長篇“三部曲”——鍾毓材的《淘金三部曲》。而海辛的《廟街兩妙族》中的人和事則散發出濃鬱的香港本土味。小說以香港一處歡場處所——廟街為背景,將妓女世家和武術世家置於廟街兩頭,形成了頗合香港曆史實況的下層社會生活場景。整部小說不僅極富傳奇性,而且生動反映了複雜的港九社會。
值得注意的是,本時期還出現了一批“新銳作家小說”,出現了也斯的《煩惱娃娃的旅程》、陶然的《窺》、王璞的《雨又悄悄》、顏純鈞的《生死澄明》、草雪的《妖嬈》、李洛霞的《今夜,沒有顏色》、鍾曉陽的《離合》《腐朽與期待》,以及梁鳳儀的係列“財經小說”等。這些小說寫的都是香港的人和事,展示了一幅香港社會人性、人情、人事的長卷,那裏有五味俱全的都市人感情糾葛,有瞬息萬變的商海景觀,有奮發進取的強者,也有自甘墮落的意誌薄弱者,讀這些小說仿佛能感受到香港的脈搏與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