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張萌分享青年領導力

第五章 青年領導力:開創未來

字體:16+-

第一節 青年領導力:價值觀

生命的價值不在於時間的長短,而在於你如何利用它。

——[法]蒙田

人生的價值,並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俄]列夫·托爾斯泰

分享一個關於價值觀的案例:

有6個人去岩洞中探險,這6個人分別是:一個60多歲的外國技術專家,一個40多歲的日本銀行家,一個很有才華、未來前途無量的哈佛女大學生(她是學生會主席),一個8歲的兒童,一個科學家(他正在研製一種疫苗,這種疫苗能治好一種疾病拯救5000萬人的性命),最後是一位政府高官。突然發現緊爭事故——洪水來了。大約6分鍾水將會把岩洞淹沒,每救出一個人需要2分鍾,在正常情況下隻能有3個人獲救。現在讓你選擇排序,分別救出第一、第二、第三個人。先救誰呢?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的答案,可以說每個答案都有道理。在麵對判斷與選擇時,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考慮,和周圍人選擇不同的原因是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小到在商場挑選衣服,大到生死攸關的抉擇,價值觀不同導致了人與人之間行為的差異。或許有人認為大學4年勤奮學習,努力學習才是正道,但也有人認為大學期間多參加課外活動,多交朋友,多去社會實踐才是正確的選擇。這些都無可厚非,因為價值觀不同,我們不能斷然評判誰對誰錯,難道每個人做出真正符合自己價值觀的行為才是最好的選擇?

價值觀是指一個人對周圍的客觀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義、重要性的總評價和總看法。一方麵表現為價值取向、價值追求,凝結為一定的價值目標;另一方麵表現為價值尺度和準則,成為人們判斷價值事物有無價值及價值大小的評價標準。個人的價值觀一旦確立,便具有相對穩定性。但就社會和群體而言,由於人員更替和環境等條件的變化,社會群體的價值觀念又是不斷變化的。傳統價值觀念會不斷受到新價值觀的挑戰。對諸事物的看法和評價在心目中的主次、輕重的排列次序,構成了價值觀體係。價值觀和價值觀體係是決定人行為的心理基礎,用以區分好與壞的標準,是根據個人內心尺度來衡量和評價的。簡單地說,價值觀是指主體對自身及外界事物的價值定位,即一個人對自身或者外界事物所具有價值的判斷。同樣一件事情,有些人或許覺得很有價值,另一些人則有可能覺得毫無意義。這就是價值觀的不同導致了人們對事物的不同看法與評價,進而會采取不同的行為方式。近半個世紀以來諸多心理學家對此已有大量研究,許多學者認為價值觀與行為之間聯係緊密,日常行為對構建和改變價值觀有著重要影響,同時價值觀也對行為具有指導意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