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聽仲香[2]唱保定《農夫歌》,聲調悲壯,令人奮發,可惜原著之詞不能宣達歌中精神。我早想依調另製一詞為現代農人一鳴不平。去年適有友人從中原與西北考察回來,對該地農人生活和我說得很詳細。據這位朋友說,山東、河南、陝西、甘肅等省等自耕農不願自己有田地。何以呢?因為在天災人禍中,有田不易耕種,還須納糧。錢糧不但是一個錢不能少,而且是寅年要納卯年糧,不,寅年要納午年糧。有的地方拿田契送人也沒有人要;沒有人要,隻好馱重利,賣兒女去納糧。雖然自己有田還是代較富的地主耕種。這又是什麽道理?因為代人耕種,每日尚可得工錢糊口。若是自耕,則必等到秋收,始有米吃。人早已化為白骨了。所以不得不弄掉自己的田去耕別人的田。這是一種什麽現象啊!我聽了這番話便依保定《農夫歌》調為我們的不幸的同胞寫了一幅小影:
穿的破布衣,
吃的草根麵;
背上背著沒賣掉的孩兒,
餓煞喊爹爹。
牽著牛大哥,
去耕別人田。
太陽曬在光頭,
心裏如滾油煎。
九折三分,
馱利納糧錢,
良民變成匪,
問在何處伸冤?
人麵蝗蟲飛滿天!
飛滿天,
無有農夫誰能活天地間!?
[1] 本篇原載1931年10月24日《申報·自由談》。
[2] 即邵仲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