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影視藝術鑒賞通論(第2版)

第三節 影視藝術的剪輯與特技技巧鑒賞

字體:16+-

一、影視藝術的剪輯技巧鑒賞

剪輯是影視藝術創作的“最後的衝刺階段”。“剪輯”是個中文概念,它源於法文“Mtoge”一詞,其音譯為漢語即“蒙太奇”。影視藝術中,由於作品文本是由一個又一個鏡頭相互組接、連接在一起的,因此,將影視藝術所有鏡頭素材組合、創造成完整文本——“剪輯”是非常重要的。“剪輯”一詞,在英文中又叫做“editing”,與“編輯”一詞同義,所以,在漢語中,人們有時又將它與“編輯”一詞互用。剪輯決定了影視藝術作品的美感呈現形式,決定了觀眾的影視藝術鑒賞方向,因而,影視藝術創作者一般都非常重視它。

一般來說,影視藝術的剪輯技術包括以下幾個方麵內容。

1.處理素材的技巧

按照雷內·克萊爾的觀點:“剪輯(蒙太奇)工作是在導演領導下,由一個或數個稱為‘剪輯師’的專家負責進行的;這項工作的全部內容就是把隻顧拍攝方便而沒有一定順序的鏡頭按照劇本中規定的順序一一連接起來,也就是說,按照影片將來在觀眾麵前放映時各個鏡頭的出現順序連接起來”。[41]可是,真要像這段話所說的那樣去實踐,人們就會發現,做起來並不那麽容易。首先,一部影視藝術作品長達九十分鍾,有的甚至上百分鍾,按照8秒、16秒一個鏡頭算,這需要多少鏡頭,更何況,有的鏡頭才半秒、1秒,常用的鏡頭也隻有2秒或3秒鍾。這樣,就無形中加大了剪輯的工作量,再加上攝影師在拍攝過程中,同樣的鏡頭會拍到兩到三條,要求剪輯師在剪輯過程中,選擇最佳的一條,自然,這就牽扯到了一個影視藝術鏡頭素材的篩選問題。

鏡頭篩選包含四方麵內容:一是剪輯師對照影視藝術分鏡頭劇本,確定哪些鏡頭是劇本規定要用的,哪些屬劇本沒有要求使用的;二是根據剪輯師自己的剪輯經驗,從鏡頭本身的質量出發,確定哪些是最好的,必須用的,哪些是一般的,可以用的,哪些是質量較差的,根本不能用的,如果不能用的鏡頭是劇本要求必須用的,那麽,剪輯師就得考慮向導演建議重拍鏡頭,如果重拍不成,那麽,就應該有個考慮,用什麽樣的鏡頭去代替;三是根據素材本身的情況,設計出一套最佳剪輯方案,必要時,可與導演商量推翻原來的分鏡頭剪輯方案;四是還要注意鏡頭素材中缺少哪些素材,所缺素材可以到替代鏡頭中尋找,但如果沒有,剪輯師就要考慮建議導演補拍。但是,在素材篩選過程中,補拍、重拍這樣的建議一定要慎重,除非萬不得已,由於補拍、重拍既需時間,又要耗費人力、物力和精力,還耽擱了作品的完成進度。因而,一般來說,剪輯師很少選擇走這條路,更多的情況是剪輯師根據現有的鏡頭素材,通過篩選、分類、替代等方法,最後形成切實可行的剪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