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西方悲劇傳統,盡管在不同時期其劇作的題旨有著這樣那樣的不同,但就其主脈而言,它們大都著眼於(奠基於)“生命本體”、“自我實現”、“性格與命運”、“價值與意義”、“宇宙與真理”、人性的“善與惡”……之類具有形而上意味的問題。它們在表現與反映現實社會生活的時候,更主要的是傳達對上述問題的本體反思、哲學覺悟。“它的基本主題,不隻是一般的社會問題,而常常還是一種哲學主題,它們通過對人生邊緣狀態的展示,通過對生生死死的沉思,通過對命運的透視,探詢著人在世界上所處的地位,提出和思索生命中的價值問題,追問存在的根據與意義,尋求對現實處境的超越,表達對未來終極理想的無限關懷和熱烈渴求,這正構成了西方悲劇的傳統。”
的確,無論西方古典悲劇還是以影視形式表現的當代悲劇,大部分作品都體現了這種文化內蘊。例如古典悲劇中的經典《哈姆雷特》、《李爾王》、《麥克白》、《俄狄浦斯王》等,已經毋庸置言了。當代西方影視作品中的悲劇,像本書前麵所舉美國影片《出租汽車司機》、《邦妮和克萊德》,德國影片《瑪麗婭·布勞恩的婚姻》以及日本(將日本視為西方,在此不是從地理範疇而是從當代文化範疇)影片《人證》等,盡管它們之中,相當多的作品不可避免地也以社會現實生活、普通平民百姓為故事載體,但其演繹出來的主題卻總有形而上的哲學內涵,能啟發人們在對日常悲劇事件的審視中,生出某種“超越”性思考與覺悟。
比如意大利與法國合拍的影片《巴黎最後的探戈》(1972年),表述的是一對男女的婚外情。這種題材,本司空見慣,但影片編導們卻以特定的文化內涵浸潤其中:
保羅是年近五旬的作家,其妻有了外遇又突然自殺。他出於難以言明的心理,離開原來的旅館,到另一處公寓去租房間。在此處,他遇到一個也來租房子的年輕女子讓娜。讓娜即將結婚,但與保羅相互看了幾眼後,兩人立即陷入瘋狂的**之中。以後,他倆便每日在此幽會,狂熱**,但彼此並不詢問對方的身世與姓名——兩人都認為沒有必要、姓名之類等於一種束縛。對於保羅而言,與姑娘在此幽會、**,是使他擺脫人生煩惱與孤獨的唯一方式,這間房子則是他逃脫世界、追求最後的自我的一個孤島;對讓娜而言,她是在尋求一種更為自由的性刺激,是尋求她婚後將再也得不到的某種東西。保羅盡管跟讓娜一起,得到一時的解脫,但內心總擺脫不了婚姻失敗、妻子自殺以及人與人之間難以溝通的痛苦與絕望,讓娜成了他獲得再生的唯一的希望。他向讓娜提出結婚。讓娜盡管每天按時來此,甘願忍受保羅的種種怪癖和性虐待,但卻拒絕了他的求婚——對她而言,他隻是一個“奇遇”,她並不愛他,隻不過是為獲得婚後難有的“自由”和刺激而已。她開始擺脫他。而保羅不肯罷休,緊追不舍。一天,兩人大搖大擺來到咖啡舞廳,又吃又喝、亂跳狂扭,同循規蹈矩的眾人格格不入,最後被轟了出來。此時,讓娜告訴保羅,她三天後就要結婚了,要與他徹底分手。保羅追到讓娜家中。讓娜終於拿出父親的手槍,向他開了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