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是一個眾說紛紜的概念,在近幾年人大複印資料所收錄的論文中,每年在標題中含有“全球化”字樣的文章超過了1500篇。在國外,更是有像麥克盧漢、阿多諾、阿諾德、哈貝馬斯、賽義德、薩米爾·阿明、前聯邦德國總理施密特和羅馬俱樂部成員等學者研究過“全球化”問題。他們的觀點也大相徑庭。我們且不作評判,先來看一看全球化所涉及的方麵。
從純科技、信息通信的角度,全球化使世界各地的人們都享有科學技術帶來的便利。日益方便的交通使人們遷徙頻繁,大批的旅遊觀光者、移民,加強了世界各地人們的飲食風味、風俗習慣、行為模式的交流。世界各國的大都市都會聚了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他們使異國情調變得唾手可得。而信息技術更是縮短了人們的心理距離。世界各地的人們在同一時間看到紐約世貿大樓被炸、美國進攻伊拉克,這些新聞影像幾乎和真實事件同步發生。同步印刷、電影拷貝、廣播、電視衛星發射、互聯網、移動終端把世界變得狹小,馬歇爾·麥克盧漢(Marshall McLuhan)在1960年出版的《傳播探索》一書中提出的“地球村”概念已經成為一種正在變成現實的事物。
從經濟上說,全球化意味著跨國、跨地區的公司或組織在全球事務中起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和西方社會的商品經濟向全球的蔓延。目前,“500家公司控製著33%的全球國民生產總值、75%的全球貿易”,“世界最富有的3個家族的財富的總和比最不發達國家6億人口的年收入還要多”,“在過去十年中,世界最貧窮的5個國家的收入占全球收入的比例從2.3%降至1.4%”,“在美國買一台電腦需要花一個月的收入,而在孟加拉國則要花掉8年的收入”。[1]
“冷戰”結束後,全球化更多地表現為市場化。西方發達國家的大財閥正在把世界各國的財富變成其私有財產。在西方發達國家的把持和操縱下,非洲私有化浪潮使6000多家國有企業近半數轉歸私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如金融、能源、電信、交通等部門大多落入西方人手中。在拉丁美洲和亞洲,類似的現象也不時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