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影視概論教程(第2版)

一、電影聲音的發展

字體:16+-

事實上,從世界電影誕生於1895年直到1927年,早期電影經曆了長達32年的隻有影像、沒有聲音的“啞巴時代”,一部影片的敘事過程主要依靠影像和字幕來完成。不過在這個過程中,電影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尋找發聲的方式。早在盧米埃爾發明電影的初期,就出現過真實的人物在電影上映時在銀幕後麵配音的嚐試。之後又出現了在電影放映過程中,播放唱片、鋼琴伴奏、樂隊演奏或者對著畫麵現場解說等形式,比如美國導演格裏菲斯的影片《一個國家的誕生》邀請作曲家作曲、蘇聯導演愛森斯坦的影片《戰艦波將金號》專門請人配樂等,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從某種意義上說,當年的唱片、鋼琴、樂隊和解說,正是電影聲音的開始。

1927年10月,美國好萊塢推出了電影《爵士歌王》,在影片中插入了少量對白和幾首歌曲,成為了有聲電影誕生的標誌。聲音進入電影,使得電影擺脫了影像畫麵單一造型手段的束縛,由純視覺運動的媒介藝術發展成為了視覺與聽覺綜合、畫麵與聲音相結合的藝術。這是電影史上的一次變革和開拓。

但世界公認的、有曆史記載的第一部真正片上發聲、完全意義上的有聲電影,直到1928年才由美國華納公司出品,那就是電影《紐約之光》。可惜的是,這部影片的出現,沒有良好地展現聲音這一聽覺元素的藝術表現力,反而在完全靜止不動的攝影機、無止境的僵硬對話中喪失了人物的動作性,並且極大地破壞了影像視覺的表現力。電影這一偉大的“啞巴”開始發聲了,但還沒有學會很好地開口說話。

電影聲音的發展,同影像畫麵的發展一樣,都經曆了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而這主要是因為電影是科技的產物,比較受製約於技術的發展。

20世紀三四十年代,錄音技術設備非常笨重而且精密度不高,不僅不容易移動位置、難以方便地變換錄音角度,而且錄音時不能很好地辨析聲音、排除雜音幹擾。實際拍攝的時候,技術狀態的原始,導致演員必須湊近固定裝置的麥克風才能錄音,這樣就大大限製了演員的場麵調度和表演自由,同時也很大程度上限製了攝影機運動拍攝的自由度,攝影機隻能被限定在一個位置上固定拍攝,這導致了電影在無聲時期摸索影像方麵的藝術表現力大為減弱。曾經有一部好萊塢電影,用戲謔的方式再現了這樣的笨拙場景:一對青年男女談戀愛,笨重的話筒被藏在女主人公裙子寬領的一邊,演員在話筒一邊對話聲音能錄上,轉頭另一邊說話就不行,而且整個錄音過程中,演員稍微離得遠一些就會沒有聲音,離得近一點又會隻聽見心跳喘氣的噪音。此外,這個時期正因為聲音剛剛出現,製片人或製作公司常常利用人們對於新興的電影聲音的好奇,而從頭到尾、非藝術性地濫用聲音,使影片成為了百分之百的對白片或音樂片。同時因為錄音技術的原始和設備笨重,早期電影隻能同期錄音,而同期錄音必須要求人聲與發聲體演員嘴唇的張閉起落、情緒的高低、距離的遠近配合一致,但當時的條件又達不到,從而聲音的存在極大地損害了影像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