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隱秘激情:唱出來的愛恨情仇

當歌劇遭遇電影

字體:16+-

2007年6月3日,北京保利劇院上演了音樂會形式的《特裏斯坦與伊索爾德》。三幕分兩次,下午演一部分,中間給兩小時晚飯時間,晚上接著演,演完將近十點。下午就沒有坐滿,晚飯後更是丟失了大批觀眾。中場休息兩小時堪稱豪華修整,以前從未經曆過。換了我,那段時間可以用來放映一部電影,叫做《王者之心》。這部兩小時零五分鍾的故事片當時正在北京公映,但似乎沒人注意到,影片和歌劇的原文是一樣的,均叫做“Tristan und Isolde”。隻不過在電影裏,德文的“與”(und)改成了眼下時尚的加號(+)。

《王者之心》不是所謂的大片,它沒有大明星和大特效,是一部品質上乘的中型製作,德英美捷合拍。我於2006年在美國看的首映,最驚訝的是,整部影片沒有一個瓦格納的音符。誠然,這不是歌劇的實地拍攝版,但我內心一直企盼,待**來臨,揮灑一個瓦格納的愛情主題,一定過癮。音樂劇《吉屋出租》(後拍成電影)受到普契尼《波西米亞人》的啟發,故事雖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的紐約,但劇終響起了普契尼那熟悉的旋律。對於古典音樂愛好者,那不啻西斯廷屋頂上帝和亞當的手指通電,是一種跨越時代、承接偉大的神奇感覺。《王者之心》絕對沒有瓦格納歌劇的藝術價值,但它有一大妙用,即闡明了這個故事的來龍去脈。瓦格納取材自中世紀的德國史詩,但他把重點放在最後一部分,即特裏斯坦護送伊索爾德前往馬克的王國,之前的事情在唱詞中一筆帶過。如果把這拍成故事片,半小時足矣。電影版的主要任務是“填空”,將鋪墊部分梳理清楚,給每個人物一個可信的動機。對於一名普通觀眾,電影版中的男女相愛及生離死別更接近現代觀念;歌劇版則顯得十分誇張,令人難以置信。從這同一個故事的兩種不同處理,可以看出電影敘事重起承轉合,重邏輯條理,而歌劇敘事則抓住人物感情迸發的刹那,將之放大,其餘部分可縮就縮,能省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