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隱秘激情:唱出來的愛恨情仇

《尼伯龍根的指環》:中國穿越狂想

字體:16+-

2010年9月16日至24日,德國科隆歌劇院在上海演了兩輪《尼伯龍根的指環》。這是繼2005年紐倫堡歌劇院在北京音樂節上演全套《指環》以來的中國第二次。湊巧的是,這回的科隆版也是於2005年在科隆首次完整亮相。瓦格納的《指環》係古典音樂的裏程碑,僅四晚16小時的長度就足以嚇退很多人,而在中國,要欣賞四部全套的舞台演出,機會之難得,從134年來僅演過三次便能算出幾率。

美中不足的是,這回的科隆版並非傳統演繹,對於不熟悉《指環》背景和文化的觀眾無疑是一大挑戰。樂隊和指揮均為一流,多數歌唱家的演唱也無懈可擊,但舞台上所呈現的實乃導演羅伯特·卡森的世界。排演《指環》不比中國拍攝《紅樓夢》,雖也有粉絲虎視眈眈,但終究有導演長袖善舞的空間,爭議不會置人於死地,尤其在歐洲,簡直是測驗想象力的終極考場,反而照本宣科會被人恥笑。好在中國的西洋歌劇迷多半已通過影碟了解了《指環》,尤以1990年的紐約大都會版以及1976年的拜羅伊特版最為流行,前者最接近瓦格納故事的原貌,後者最接近瓦格納創作的時代。科隆版是眾多全新解讀之一,可簡稱為“環保版”,有別於大都會奧托·申克的“神話版”和拜羅伊特帕特裏斯·謝若的“工業革命版”。

在上海大劇院觀賞《指環》四聯劇時,一個強烈的願望噬咬著我:把《指環》搬進地道的中國意境,用中國文化來重新解讀它。這恐怕算不得標新立異,但對於跨越東西方文化有一定的價值,至少可以為將來製作本土的《指環》舞台版提供一些思路。

背景與人物

《指環》人物的數量和複雜性均無法跟《紅樓夢》相比,而且它清晰地將之分為四大類,分別是“侏儒”、“巨人”、“眾神”和“英雄”。瓦格納的種族主義思想滲透在整個戲中,他的人物嚴格按照這個等級劃分,任何人都難以在道德或行為上超越自己的“種族”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