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人們總是熱衷於以數字的增長值來評價某個產業的發展前景。當提及“電影”這個詞時,人們幾乎奢談電影作為“第七藝術”的藝術創作屬性,而是習慣性地將電影的商業屬性與市場價值放到了前端。談及2013年度中國電影國際傳播,我們可以用兩個“急於”來概括“引進來”和“走出去”兩個層麵的表現。
首先,世界電影急於分享中國電影市場的高成長性。
從世界經濟的大背景來看,在經曆了21世紀第一個十年的“經濟危機”後,各個主要經濟體都在尋找經濟新增長點,以求盡快地走出衰退期。以電影市場為例,北美電影市場的總票房近年都維持在100億~110億之間,2013年度的109.49億美元的總票房比2012年的108億,2011年的101億分別增長了0.7%,7.9%(這個個位數的增長值還與2011年北美電影市場的不景氣直接相關)。鑒於北美電影市場的電影產值總規模與電影觀眾的構成都相對穩定,因此該市場的增幅基本來源於票價的增高,屬於穩定型文化產業。而相比之下,中國電影市場的總票房出現了持續的增長,2013年度的217.69億元人民幣比2012年度的170.73億元,2011年度的131.15億元,分別增長了27.51%、65.99%。
盡管從世界電影市場的票房額來看,位居第二的中國電影市場與穩居第一的北美電影市場差距還不小,但從成長性看,如果中國電影市場可以保持目前的增速,成為世界第一大市場也指日可待。四大會計公司之一的Ernst & Young(安永)在報告《中國市場的熱點:媒介與娛樂》[1]中預計2020年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的年票房產值將超越北美,成為全球第一大票房市場。
對於世界來說,高成長性的中國電影市場充滿著各種可能性。基於對中國市場在政策和市場風險的認知,各國電影人,無論是電影創作者,還是電影企業運營者,都企圖通過合作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於是繼2012年新聞集團(News Gorporation)向博納影業集團購買19.9%股權之後,我們又先後見證了美國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執掌的卡梅隆-佩斯集團(“CPG”)中國總部在天津濱海高新區落戶,美國著名的夢工廠(“DWA”)與上海東方傳媒集團(**G)等共同成立的“東方夢工廠”在上海的落戶。正如新聞集團總裁默多克在上海電影節論壇中所述“沒有任何一個電影市場比中國市場更加激動人心”,中外電影合作表麵看來是國際影業巨頭或者傳媒集團牽手國內電影企業分享中國電影市場高成長性,但其更積極的意義則是讓國內電影人有機會接觸與分享世界一流水準的電影產製模式與國際市場規則,從而為中國電影更好地走向國際市場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