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一步增加參賽影片數量的同時不斷提高參賽影片質量。
近年來,政府主管部門、電影製片方及電影工作者越來越重視參加各種世界性電影節,以此推動國產影片走向世界。從總體上看,近年中國電影海外獲獎呈現較為明顯的上升趨勢。2011年參賽影片121部次,2012年90部次,2013年184部次,比上年增加1倍多;2011年、2012年獲獎影片均為55部次,2013年89部次,比上年增加62%;2011年在海外獲82個獎項,2012年獲73個獎項;2013年獲116個獎項,比上年增加59%(圖3-3)。
圖3-3 2011—2013年中國電影海外參賽及獲獎情況
從數量上看,2013年度中國電影海外獲獎增勢較為明顯。但從獎項質量上看,絕大多數獎項含金量不高、分量不重、影響力不大,能夠在奧斯卡、戛納、威尼斯、柏林等真正具有世界影響力、國際一流的電影節上獲獎的國產影片仍然是鳳毛麟角。因此,在增加參賽影片數量的同時必須不斷提高影片質量,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二)加大對中小成本影片、藝術影片的扶持力度,進一步推動藝術院線建設。
電影生產的本質是藝術創作活動。藝術需要一定的投入和經濟基礎做支撐,但影片藝術成就高低、能否真正為世界認可,與投入多少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英雄》《金陵十三釵》《一代宗師》這樣動輒投資上億元甚至數億元的大片、巨片固然可以躊躇滿誌地衝擊國際大獎,《天注定》《白日焰火》這樣2000萬人民幣左右的中小成本影片同樣可以理直氣壯地站在藝術殿堂的領獎台上。現在缺少的恰恰是中小成本影片和藝術影片以及對這些影片創作的扶持。法國的《電影資助法》設立了電影產業發展資助基金,規定在法國售出的每張電影票都需繳納10.72%的基金,這些基金用來扶持藝術影片和中小成本影片創作。另外,法國是歐洲擁有藝術院線數量最多、放映最為活躍的國家。法國藝術院線聯合協會下屬成員就超過千家,擁有近2000個放映廳。藝術活躍的巴黎市中心,就有38家被認證的藝術院線,大巴黎地區則接近120家。藝術院線數量最多的城市並不是巴黎,而是酒鄉波爾多,那裏得到國家承認的藝術院線多達229家[3]。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加大對中小成本影片和藝術影片的扶持力度,推動藝術院線建設,這是國產影片通往世界領獎台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