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哺育貝多芬的那個曇花一現的開明時代,馬克西米裏安大公對貝多芬的影響,尚不能與其著名的皇兄約瑟夫·弗朗茨相比。
1765年就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約瑟夫二世,1780年繼承哈布斯堡王朝帝位後才掌握實權,開始推動改革運動。約瑟夫青年時代深受伏爾泰和百科全書派影響,推崇啟蒙,主張改革。他曾化名法爾肯施泰因伯爵在歐洲旅行,扶犁耕地,與農民傾談。他預感到革命,對妹妹、法國王後瑪麗·安托瓦內特說:“如不能改革以防止革命,時局將十分恐怖。”這位妹妹就是童年莫紮特第一次入宮見到的小夥伴,生性頑固,正是她不斷使法國大革命激進化,後來夫婦一起上了斷頭台。
1781年,約瑟夫二世啟動改革,宣布廢除農奴製,取消貴族地主免稅特權,剝奪天主教會書刊檢查權,取締700多所修道院,公布寬容法令,準許路德派、加爾文派、希臘正教徒享有宗教自由並承認其擔任公職的權利。特別公布猶太人契令,確保猶太公民平等權利,允許猶太人子女上大學。
這場改革因為觸犯貴族、教會特權而引起抵製,特別是法國大革命爆發,改革後有追兵前無出路。約瑟夫二世一病不起中撤銷大多數改革政策並自撰墓誌銘:“這裏安睡著一個國王,心地純良卻不幸目睹全部心血付諸東流。”
貝多芬家族深受皇家好處,19歲的貝多芬把悲傷注入康塔塔《約瑟夫二世之死》。作品沒有上演——這一作品長達45分鍾,對管弦樂和合唱隊的要求超出作曲家預想。90多年後,勃拉姆斯發現這首要求5名獨唱,包括弦樂部、雙管編製和圓號的管弦樂隊的巨作“美好而莊嚴”、“狂暴的**與細膩之美水乳交融”。
這首作品是貝多芬波恩時代的頂峰之作、科隆波恩宮廷史上的最偉大作品。這部“未完成”作品堪比600多年未完工的科隆大教堂。作品許多主題伴隨貝多芬一生,包括“死亡”主題:獨唱部出現“TOD”一詞時,器樂一片寂靜。從作品59號弦樂四重奏第一首“獻給同名哥哥”——第三樂章慢板F小調奏鳴曲式,貝多芬想起“哥哥墳前一株楊柳”,直到《海利根施塔特遺囑》,死亡是貝多芬的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