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藝術學經典文獻導讀書係:戲劇卷

重新思考“悲劇”

字體:16+-

斯坦納

■導讀

喬治·斯坦納(George Steiner,1929— ),著名文學評論家,生於巴黎,父母是從奧地利來的猶太人。受母親的影響,他通曉德、英、法三門語言。6歲時,在父親的指導下,斯坦納開始閱讀古希臘文的《荷馬史詩》。1940年隨父母遷至紐約,1944年入美國籍。他曾在芝加哥、哈佛、牛津等大學就讀,1955年獲牛津大學博士學位後,主要在劍橋大學和日內瓦大學任教。他以比較文學研究入道,研究現代曆史中文學與社會的關係,廣泛涉獵哲學、文化學、翻譯學等諸多領域,著述頗豐。主要著作有:《悲劇之死》(The Death of Tragedy,1961)、《語言和沉默》(1967)、《藍胡子城堡》(1971)、《巴別塔之後:語言及翻譯麵麵觀》(1975)、《海德格爾》(1979)、半自傳體作品《勘誤表:人生之檢查》(1997)、《創造的語法》(2001)等。

《悲劇之死》是斯坦納的博士論文的定本,自從1961年發表以後,因其主題本身的重要性,引起了不少的褒賞和爭訟。《重新思考“悲劇”》一文則是近半個世紀後作者對上書觀點的濃縮與重申。簡言之,悲劇是一種非常稀有而精致的文學樣式,它在古希臘達到頂峰,在莎士比亞和拉辛的作品中偶而閃現,而後便逐漸衰亡,如今人類需要在新的藝術樣式中尋求審美慰藉。

“悲劇之死”的說法聽起來有些駭人聽聞,但並非斯坦納首倡。“悲劇之死”讓人想起尼采所說的“悲劇的誕生”。不過,尼采在以酒神衝動和日神衝動的交互作用解釋古希臘悲劇的產生原因之後,緊接著斷然判定了它的死亡(《悲劇的誕生》,§11)。海倫·加德納指出,大談悲劇之死,“不僅是忽視了文學史,而且也提錯了問題。”[21]反過來說,就像愛情和生命是文學永恒的主題,以“悲劇之死”這個說法為門徑仍然大有文章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