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夜鶯障礙:唱片客的秘密聆聽年代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非美學組曲

字體:16+-

從一張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唱片談起

經過長達4個多月的訂貨,我最近才拿到拿索斯公司1995年出版的那款普羅科菲耶夫的“烏克蘭”版本的羅密歐與朱麗葉芭蕾組曲唱片,而昨夜我也才剛剛看完了那張1960年的捷克新浪潮導演魏斯(Jiri Weiss)(2007年的暮秋,我才第一次知道這個名字)的代表作電影《羅密歐,朱麗葉與黑暗》。這雙重的過時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主題如此突然地出現在一個發燒友的生活中,是生活美學的“蒙太奇時差”嗎?或許在每個人的荒誕生活裏,都珍藏著這樣的在漫長黑暗中的“金貝殼”。這和唱片或者新浪潮電影無關,它是我們“鍾的秘密的心髒”——再次用一下這個用濫了的知識分子比喻,如果你能找到你腦海中的那個比蒙太奇還要“擰巴”的時差發條,那麽把鄉愁改裝成聽一張唱片的美學現在時,又有什麽關係呢?

在閣樓上看芭蕾的人

我是一個在閣樓上看芭蕾的人。在閣樓上“眺望”到的芭蕾和你在上周到劇場看到的那場中央芭蕾舞團演出的《卡茲米爾的色彩》有什麽不一樣呢?在閣樓上隻能以冥想或者白日夢來“回憶眺望”芭蕾,或者重溫一盤20世紀70年代錄影帶裏的芭蕾,它是關於上周那一場芭蕾演出的生活美學式的“蒙太奇時差”嗎?我幾乎有4年多沒看過芭蕾舞的劇場演出了,但在上周的那次現代派芭蕾演出的時候,我有種強烈的衝動,想回到我那隻是存在於幻想中的“閣樓”裏去,或者說,正是這樣的一場演出,喚醒了我腦海中的那個精神性的“閣樓”。那些十八九歲的芭蕾舞少女們,用她們精神性的身體美學,為我重新建立起了一個可以漂移到鄉愁地點的“閣樓”,我好像也回到了我的二十歲,第一次聽到鄧肯和詩人名字的那個**。

《卡茲米爾的色彩》是1996年為斯圖加特芭蕾舞團編創的,這部著名的現代派芭蕾的創意來源於卡茲米爾·馬列維奇的畫和肖斯塔科維奇的音樂。1996年的異聲芭蕾舞美學我們要等到2007年才能看到,我們看到的晚了10多年的由中國姑娘們跳出的(用她們十八九歲的身體“眺望”出的)芭蕾變奏,在美學性質上會有什麽變調嗎?在那一夜,當代最有影響力的芭蕾編導大師弗賽斯的“重金屬搖滾樂芭蕾”名作《多少懸在半空中》是當晚最激動人心的表演,學院派古典元素如同著了火的身體烏托邦,照亮了芭蕾舞的曆史。這場由MY SPACE網站策劃的“意外”的芭蕾現場,幫我找回了多少丟失的對芭蕾舞的熱情啊。那些十八九歲的中央芭蕾舞團的女孩子們,從此成為我命定的女主人公。這是在2007年,而時光回溯到1987年,那個芭蕾舞編導怪才,將想象力的炸彈和古典派芭蕾美學綁在一起,有多少人會記得那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