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虛靜聲希:音樂品鑒的樂趣

環保意識,先聲奪人——科隆歌劇院《萊茵的黃金》觀後記

字體:16+-

2010年7月9日接近中午時分,我登上了從科布倫茨逆水開往美因茨的遊船,全長1390公裏的萊茵河無論是蜿蜒的河道還是兩岸的景致隻有這一段被公認為絕美。在遊船起航的時候,一抬眼就看到船的右側同時起航了另一條,船名是叫做萊茵的黃金(Rheingold)的,這個豁然開朗的名字讓我的注意力立即轉向,於是我站到了甲板的左側,雖然船上的喇叭裏響徹著舒曼的《萊茵》,但我在向萊茵河中間凝望的時候,我卻想著瓦格納在河底的指環。

河水十分清澈,河麵的碧波似乎要襯映河底的黃金,這些粼粼碧波正在不斷地提醒著一係列幾十年前的代價,尼伯龍根族用其打造的指環之光反襯了現代工業迅猛發展之時所形成的那些化合物,20世紀中葉德國境內有三百多家工廠向萊茵河傾瀉了共計有三千餘種的工業廢水和廢料,雖然經過幾十年的積極治理萊茵河又恢複到沙鷗翔集和錦鱗遊泳,但那些流入大洋尚未被海水消化完畢的廢物呢?那些在大洋深處不溶於水的廢汞以及硫化鎘和氫氧化鎘呢?

加拿大導演羅伯特·卡森(Robert Carsen)的科隆版《指環》顯然旨在強調那些汙染,於是在序幕的時候上海大劇院的舞台上擺滿了大量肮髒的油桶、染料瓶、廢舊輪胎、汽車底盤、化工原料罐等已經沒有放射性的廢銅爛鐵,我認為這些影響視覺和感覺的物件就是從萊茵河畔流到大洋深處除了永久駐紮已經無處可去的那些棄物。一些身著20世紀50年代風衣,頭戴20世紀60年代禮帽的男男女女,魚貫地從舞台的左側走向右側,他們的行走與萊茵河水的流向是一致的,但是他們邊走便順手把正在看的報紙搓成一團扔到了地上,另外的人又相繼扔出了喝光的酒瓶,吐出了嚼爛的口香糖……卡森版的《萊茵的黃金》就在這樣一種有別於其他版本的序幕中開始了它的寓意。縱觀四個晚上的《尼伯龍根的指環》,隻有在以壁爐前麵的大班台為主軸展開劇情時的三個場景,無論道具或服裝還算是潔淨的,其他所有的場麵都類似於殘酷不已和汙濁不堪的環境汙染,三個萊茵少女的襤褸衣裙和已被腐蝕成千瘡百孔的長筒絲襪告訴我,在節能減排的低碳時代裏,卡森是在用絕大部分場景的齷齪去比對潔淨,在這個目的上,卡森的編排讓他的《指環》至少成功了一半,他打造的指環尺寸也毫不誇張,戴在齊格弗裏德手指上的指環與常人手上的大小無異,卡森在這個版本裏所強調的,並不是《指環》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