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外國文學作品選·西方卷(上)(第2版)

荷爾德林

字體:16+-

荷爾德林(1770—1843),德國早期浪漫主義的詩人。他自幼失怙,生性溫柔敏感。在圖賓根神學院學習期間,與謝林、黑格爾同室相知,結下了深厚的友誼。1793年,他由神學院畢業。由於不願從事牧師職業,他當起了家庭教師。1807年,他的精神徹底失常,從此過著平靜的生活,直至1843年病逝。他的主要成就是詩歌,代表作有《萊茵河》《歸家》《漫遊者》等。

在荷爾德林的詩歌裏,河流是最經常出現的一個意象,風景和人世往往都以河流為軸。河流源自山間,順著山穀的方向流下,或徐緩或奔騰,流經各個地域。河的兩岸有人居住的城鎮,都是河流的“孩子”。各地雖是分開的,卻由於它的蜿蜒流淌,仿佛又結合在了一起。在這首《萊茵河》裏,萊茵河儼然是鮮活的生命——是神靈之子。這種幻化,源於詩人對於自然界具有獨特的感知。

整首詩可以分作三個部分,分別是第1—9節,第10—14節和第15節。第一部分歌詠萊茵河這個自然界裏的“半神”,第二部分進一步歌唱人間的“半神們”,尤其是盧梭,他們都是這條萊茵河的子孫。最後一個部分是獻給詩人的朋友辛克萊爾的。

第1節是“我”與“他”(萊茵河)遭遇的圖景:坐在阿爾卑斯山間的森林外緣,“我”感覺到了“他”的“命運”。接下來數節,生動地勾勒了“他”由小小源頭噴薄成長為大河的過程,特別著意於“他”的自由的意誌。萊茵河還在年幼時,就哭喊著追求自由。第一部分除了描寫萊茵河的自由奔騰以外,詩人還同時在朝拜神靈(那“更偉大的”)。在詩人(或“我”)看來,是那更高的神靈賦予萊茵河以自由,尤其在自由的追求中找到已安排好的歸宿。萊茵河作為“半神”其象征意義就在於,在自由的追求中最終平靜地接受自己的命運。這同樣也是這首詩第二部分的主題,人也要平靜而且歡快地接受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