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瑙
弗裏德裏希·威爾海姆·茂瑙(Friedrich Wilhelm Murnau, 1888—1931)是德國電影先驅,默片時代最有藝術成就的電影大師。他完善了德國表現主義電影的表現方式,不僅在文學改編、敘事手法上對電影的表現手法進行了探索,還為攝影機從靜態到靈活應用奠定了基礎。
一、生平與創作
1888年12月28日茂瑙生於比勒爾德,曾就學於M.萊因哈特表演藝術學校, 1918年後開始導演電影。1926年他到好萊塢發展, 1931年3月11日在美國好萊塢卒於車禍。茂瑙一共完成21部電影,流傳下來的有12部。
1.西方繪畫的影響
茂瑙的影片在風格上受到西方繪畫的影響。旅居德國的抽象主義大師瓦西裏·康定斯基的作品和理論對茂瑙產生了影響。康定斯基主張用色彩表現人的感情,《紅黃藍》(1925)是他的理論實例。他試圖把抒情和幾何抽象有機結合在一起,在幾何結構與造型中配上明亮的光與柔和的色彩,使抽象繪畫富有**和想象。
庚斯博羅:《藍衣少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茂瑙應征入伍直到戰爭結束,戰場上的經曆對他以後影片創作起了重要作用。1919年他與恩斯特·赫夫曼合作,拍攝了劇情長片《藍衣少年》(The boy in blue, 1919)。此片講述一個貴族把自己幻想成油畫中的人,繼而墮進油畫的“詛咒”。影片靈感來自18世紀英國肖像畫家托馬斯·庚斯博羅的同名油畫。庚斯博羅為了反對雷諾茲的藍色不能在畫麵上占有重要地位觀點,畫了舉世聞名的《藍衣少年》(1770),在畫中使用了大片藍色,將寶石藍處理成質感很強的綢緞,並在其中加進淡紅、淡黃等暖色,使畫麵顯得更加高雅。茂瑙將古典名畫用作影片的人物造型成為他影片的特點之一,同樣,許多場景氛圍的營造都和繪畫有關。
2.西方文學的影響
茂瑙的影片在題材的選擇上,常常將西方文學作品改編為電影。他的《吸血鬼諾斯費拉圖》根據B.斯托克的長篇小說《德古拉》(1897)改編;《答爾丟夫》根據莫裏哀的《偽君子》(1669)改編;《浮士德》根據馬洛和歌德的《浮士德》(1589、1832)改編;《最卑賤的人》和果戈理的《外套》(1841)有共同的關鍵元素“外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