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聽萬裏樂:穿洲越嶺樂旅見聞

獅城植物公園 雷雨打傘演出[1]

字體:16+-

[1] 1995年8月6日,新加坡。

在微風細雨中歌唱,或許會很浪漫,在帶有雷聲的大雨下於露天公園聽交響樂團演奏,感受便更特別。1995年8月初,筆者到新加坡度假,恰逢新加坡交響樂團在植物公園內新建成的邵氏基金戶外舞台舉行啟動慶典音樂會,筆者便獲得一次令人難忘,感受特別的賞樂體驗。

這個戶外舞台修築在植物公園內,三個人工湖中的交響樂湖。這個湖於1976年建成,湖中有遊魚,還滿植荷花,湖的位置在名為棕櫚山穀的穀底。新加坡交響樂團每年總會有一兩次在這個荷花池上的“小島”架搭臨時舞台演出,但在日曬雨淋的演出環境下,樂師總是不情願的,且隻肯帶來差勁的樂器演奏。為此,當年便由樂團策劃,基金會撥出資金,在“小島”上修築了一個可容近百樂師,加有貝殼形的舞台,既可供樂隊舉行音樂會,還可供其他演藝活動使用。剛建成,隨即交由國家公園管理局負責管理維修,新加坡交響樂團在8月6日為這個舞台的啟用舉行音樂會,9月又再次在該處演出。由於演出環境較以前好很多,日後此類更接近大眾的戶外演出便會增多。

新加坡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也是該次啟用慶典演出的指揮—朱暉,16年前(1979年)從希臘返回他成長的地方建立新加坡交響樂團之前,經常應邀到香港和香港管弦樂團合作,曾多次訪問過他,更和他詳談過關於在亞洲發展管弦樂的看法。為此,當日在新加坡相聚,可說是舊友重逢,亦抓著機會和他訪問,談了他建立新加坡交響樂團的感受。

雖然麵對的是普羅大眾,朱暉卻沒有在節目上搞花樣、搞包裝,除了臨場有人宣布曲目名稱外,便和往常音樂廳內的音樂會一樣。不過,朱暉在曲目設計方麵則很有心思,安排有“鳥聲”內容的羅西尼的歌劇《鵲賊》序曲,瓦格納的《森林細語》(Forest Murmurs),和德沃夏克富有田園風味的《第八交響曲》。曲目內容既考慮到大眾,但又能配合在富有自然氣息的環境中演奏,而最重要的是,各首樂曲中都有能發揮樂隊各個樂器組別的地方,像瓦格納的《森林細語》便有一段炫耀銅管樂的樂段。新加坡交響樂團有九十多人,當日的演出經過一組架設在舞台上的喇叭擴音,音響效果顯然仍可以有改善之餘地,但可能要花點時日去調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