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麽有**地鼓勵朋友凱西,讓她開創自己的事業,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我從她的故事中也看到了自己,明白自己也在為不能追求夢想而找借口。
當然,想很容易,“我總有一天會奮起的!”每當我聽到優秀的演說家傳達出強有力的信息,觸動並激勵我時,我也會這麽想。但是很快,我的**就減弱,我的視野就變得模糊,取而代之的就是再熟悉不過的、固定的答案,比如:“我又能怎麽做呢?辭職?跟誰開玩笑呢?”我會跟這些思想作鬥爭,像拳王阿裏對陣弗雷澤,一直到我想到一個簡單應對的方法。每次腦海中出現抹殺我夢想的想法時,我都會認真地在內心大聲告訴自己(我是說真的):“看著吧!該我出手啦!”
最終,我開始相信真是該出手的時候了,而且會采取行動實現自己的想法。我知道這看起來雖然是個很簡單、很積極的心理學答案,但它很管用。每天我都會積極肯定自己,並對自己期待很高,有決心,有清晰的想法應對“如果……怎麽辦”。我們都有負擔,有錯綜複雜的責任與義務。我們都深知一切都沒那麽簡單,但是最終我們都會站在通往別樣生活——我們想要的生活——的大門之外,同時下定決心:我們是要打開大門?還是要走開,回到已知的、不怎麽滿足的生活?
在我做組織發展谘詢師和在美國公司工作的這些年,我聽成百上千的客戶和參與講習班的人說過,他們處於同樣進退兩難的境地。在自助餐廳、電梯、會議前後、走廊、旅行飛機上、愉快的網絡活動中、校內體育活動運動場上,我聽到過各種各樣的借口。不出所料,問題都一樣:許多人都希望能做一些現在沒在做的事情。然而,他們(因為這個或那個原因)都選擇原地不動,不管他們現在情感上、精神上是多麽苦惱(成功法則七將繼續探論這個主題,我們將更多地討論追隨你的**,而不是薪酬)。我希望每次都有人替我解憂,我經常聽到有人說,“周末還沒到,實在等不及”,“這個地方把我逼瘋了”,或者“同樣的內容,別樣的一天”。而我們很少聽到的一句簡單的話是:“我熱愛我所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