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世界中古史(第4版)

第五章 西亞的封建帝國

字體:16+-

第一節 阿拉伯帝國

一、阿拉伯半島的社會狀況

阿拉伯半島是世界第一大半島和阿拉伯文明的發源地。“阿拉伯”這個詞最早出現於公元前853年的亞述碑文中,希伯來語意指曠野、荒蕪,而在阿拉伯語中是沙漠的意思。公元前530年左右,波斯楔形文字“阿拉比亞”一詞即為阿拉伯。此後,希臘、羅馬史家多用“阿拉伯人”或“阿拉比亞人”指稱整個阿拉伯半島的居民。而半島居民首次采用“阿拉伯人”稱謂,見於公元前後南方的古代碑刻。在中國史書上,阿拉伯被稱為“大食”,意為商人。

伊斯蘭教創立時期,“阿拉伯人”主要是指半島上的貝多因人(Bedouins),阿拉伯語義為“沙漠之子”,即指在大沙漠中逐水草而居的遊牧部落。半島統一後,原作為民族稱謂的“阿拉伯”同時也用作國名了。帝國形成初期,“阿拉伯人”泛指所有講阿拉伯語並具有阿拉伯血統的阿拉伯部落,他們本身或其祖先在半島出生;後來,“阿拉伯人”也常常用以指代那些被同化的其他民族。

阿拉伯半島幅員遼闊,約為歐洲領土麵積的1/4,主要分為漢誌[1]、內誌[2]和也門幾個地區。紅海沿岸的漢誌和阿拉伯腹地的內誌位於西北部;西南部的也門是一塊難得的“綠洲”,以種植業為主,素有“阿拉伯福地”之稱。半島的自然條件較為惡劣,除少量土地適宜農耕外,絕大部分為沙漠和草原。這裏土地貧瘠,氣候幹燥,終年幹旱少雨,夏季酷熱。但是,由於半島從屬於地中海文明圈,其地理位置較為重要。從也門經漢誌到敘利亞向東抵達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條東西方貿易商路。東方的商品經紅海運到也門,由駱駝運往巴勒斯坦,然後再轉運歐洲各地。

在漢誌地區,商路兩旁興起了許多商業城市。其中,麥加地處從也門到敘利亞、從埃塞俄比亞到美索不達米亞這兩條商路的交叉點上,是半島最重要的聖城。它的基本居民古萊西部落主要經營商業、手工業和服務業。麥加商隊則由倭馬亞家族大富商阿布·蘇菲揚擔任首領,他們冬去也門,夏往敘利亞,經營轉運貿易。城內有賽母桑泉,適宜於商旅飲水與歇腳。還有一個由灰褐色石頭砌成的立方體建築——著名的克爾伯古廟,也就是中國伊斯蘭教經典所稱的“天房”。在古廟牆壁上,鑲嵌著一塊略帶微紅的褐色隕石。阿拉伯人認為這個神物的每個凹痕都是天降聖書。除了那塊隕石外,天房裏還供奉著半島諸部落各自的偶像。每年春天,當朝拜盛季來臨時,古萊西商人、貴族都從熱鬧非凡的廟會、市集和朝聖活動中獲取大量收入。雅特裏布是阿拉伯半島的另一重要聖城,地處半島東北部,位於也門和敘利亞的通商大道上。雖然它的氣候和土質都勝過麥加,卻沒有麥加那樣極富吸引力的泉水、神廟與聖物。雅特裏布住有5個部落,多數從事農業,少數人從事手工業和商業;居民在信仰上有所差別,有的信奉原始宗教,有的信仰猶太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