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宋玉
楚襄王問於宋玉曰[1]:“先生其有遺行乎[2]?何士民眾庶不譽之甚也[3]?”
宋玉對曰:“唯[4],然,有之。願大王寬其罪,使得畢其辭。
客有歌於郢中者[5]。其始曰《下裏》《巴人》[6],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7];其為《陽阿》《薤露》[8],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9],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引商刻羽,雜以流徵[10],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故鳥有鳳而魚有鯤。鳳凰上擊九千裏,絕雲霓[11],負蒼天[12],翱翔乎杳冥之上[13],夫蕃籬之[14],豈能與之料天地之高哉?鯤魚朝發昆侖之墟,暴鬐於碣石[15],暮宿於孟諸[16],夫尺澤之鯢[17],豈能與之量江海之大哉?
故非獨鳥有鳳而魚有鯤也,士亦有之。夫聖人瑰意琦行[18],超然獨處,夫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為哉?”
(據上海古籍出版社版《文選》卷四十五)
作者檔案
宋玉(生卒年不詳),戰國後期楚國辭賦家,屈原的後輩或弟子,與唐勒、景差“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史記·屈原列傳》)。宋玉一生貧寒,曾因友人推薦,入仕於楚頃襄王朝,但官位不高,很不得意。宋玉的作品,見於王逸《楚辭章句》的有《九辯》《招魂》,見於《文選》的有《高唐賦》《神女賦》《登徒子好色賦》《風賦》《對楚王問》等。
含英咀華
本文向來被認為主要表現了作者自命清高、孤芳自賞的思想,但仔細品味,讀者便不難體會作者更深層的意思,即發泄自己懷才不遇、仕途失意的憤懣與牢騷並諷刺庸陋的世俗之人。其思想精神與屈原的“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一脈相承的。
取譬巧妙、獨特,是本文寫作上的最大特點。麵對楚襄王的責問,他虛構故事,巧妙地把自己比喻為最高雅的歌曲,把世俗之人比喻為不識曲的“屬而和者”,又用鳳凰與“蕃籬之”、鯤魚與“尺澤之鯢”的對比,說明高低不同、大小迥異、誌趣各殊的兩種事物,是無法相互理解,也無法進行比較的,從而以藝術的手法說明了自己不被世俗之士所理解,甚至遭到毀謗的原因。其中尤以“曲高和寡”的比喻最為奇妙。它揭示了一個最基本的道理:越是高雅的東西,所接受的人也越少。另外,本文在語言形式上已基本接近於散文,雖然其構思、布局仍和辭賦相同,但通篇都不押韻,句式也基本上是散句,“是一篇完全散體化的賦體雜文,對後來的賦體雜文有明顯的影響”(郭預衡《中國散文史》)。